[发明专利]一种内齿圈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5056.6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6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何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盼 |
主分类号: | B23P15/14 | 分类号: | B23P15/14;C23C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齿圈 软氮化处理 耐磨性 操作工艺 初步成型 防锈处理 使用寿命 滚齿机 精加工 抛磨 抛丸 锻造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齿圈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锻造初步成型;B、抛磨处理;C、采用滚齿机进行加工;D、精加工;E、软氮化处理;F、抛丸防锈处理,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制得的内齿圈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好,延长了内齿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齿圈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齿圈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内齿圈是传递系统中用来输送传递功能的一个关键部件,是由带外齿的凸缘半联轴器和齿数相同的内齿圈等零件组成。主要用于启动电机传动系统,它依金属齿的啮合旋转传动输送传递功能。内齿圈的使用量非常大,但内齿通常采用插齿、推齿、拉齿成型,加工难度大,材料利用率低。一般的内齿圈的加工方法生产工序长,制得的内齿圈硬度低,且材料消耗和产品能耗都比较大,造成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齿圈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齿圈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锻造初步成型:选用市售的普通钢,依据图纸要求预留余量,初步锻造成型;
B、抛磨处理:将步骤A初步成型的工件进行抛磨处理,除去表面毛刺和杂质颗粒;
C、采用滚齿机进行加工至符合设计要求;
D、精加工:对步骤C得到的工件的齿形进行面曲倒角加工;
E、软氮化处理:将步骤D得到的工件进行软氮化处理
F、抛丸防锈处理。
优选的,步骤E中软氮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工件表面用汽油清洗干净,除去工件表面的铁屑和油污,清洗后装炉;
B、工件进炉后,对炉子进行升温,升温的同时通入氨气,通入氨气的流量为200-250L/h,炉子温度升至650℃-700℃后停止升温;之后把炉子上的旋盖开到直通,点火燃烧;
C、燃烧的过程中滴入乙醇,滴速为30-50d/m;之后增大氨气通入量至300-400L/h,之后检查有无漏气,若无漏气,则进行恒温,恒温时间为120min-180min;
D、若无漏气,将步骤C中的氨气通入量降为250-2800L/h,将乙醇的滴速降为20d/m,扩散时间为20min-40min;
E、出炉前,炉盖升起点火燃烧一下,把炉内废气通过燃烧排放出去,再启盖出炉空冷,完成软氮化。
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抛丸防锈处理方法为:将工件进行研磨钢丸靶向抛丸处理,使齿根处得到充分强化,抛丸后的工件浸泡防锈水2-4min后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操作工艺简单,制得的内齿圈硬度高、强度高、耐磨性好,延长了内齿圈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发明采用软氮化工艺能够进一步提高内齿圈表面硬度,有效提高了内齿圈的综合使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内齿圈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锻造初步成型:选用市售的普通钢,依据图纸要求预留余量,初步锻造成型;
B、抛磨处理:将步骤A初步成型的工件进行抛磨处理,除去表面毛刺和杂质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盼,未经何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50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螺栓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全滚动式花键副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