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装载多重药物的静电纺丝医用复合纤维药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4763.3 | 申请日: | 201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9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韩颖超;倪培龙;戴红莲;王欣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47/32;A61K47/34;A61K47/02;D04H1/4382;D04H1/728;A61P19/04;A61P29/00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友明;闭钊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药膜 纳米磷酸钙 微球悬浮液 多重药物 复合纤维 聚乳酸 悬浮液 装载 静电纺丝 制备 乳液溶剂挥发 按比例混合 混合纺丝液 超声辅助 沉淀法制 聚乙烯醇 组织缺损 修复 释放 | ||
1.一种可装载多重药物的复合纤维医用药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聚乳酸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聚乳酸溶液,然后将聚乳酸溶液与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均匀,得到聚乳酸微球悬浮液;
(b)制备纳米磷酸钙悬浮液,将纳米磷酸钙悬浮液与聚乳酸微球悬浮液混合,再加入聚乙烯醇配制成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复合纤维医用药膜;
所述复合纤维医用药膜中聚乙烯醇、聚乳酸、磷酸钙的质量比为1:0.0014-0.014:0.0071-0.08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聚乳酸溶液的浓度为10-50g/L,聚乙烯醇水溶液的浓度为1-5g/L,聚乳酸溶液与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时的体积比为1:20-2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聚乳酸溶液所使用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聚乳酸溶解过程中还需超声处理10-30min,聚乳酸溶液与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时需要搅拌和超声处理,其中搅拌速度为600-1200r/min,搅拌时间3-8h,超声时间3-1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制备纳米磷酸钙悬浮液的方法具体为:在溶液状态下,按照1.67的Ca/P摩尔比将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混合,搅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至10-11,加热至37℃恒温反应1-3h,固液分离得到纳米磷酸钙,将洗涤后的纳米磷酸钙、稳定剂聚丙烯酸分散于水中得到纳米磷酸钙悬浮液,纳米磷酸钙悬浮液中磷酸钙的浓度为2-10g/L,稳定剂聚丙烯酸的浓度为0.3-0.4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纳米磷酸钙悬浮液与聚乳酸微球悬浮液混合的体积比为1-1.5:1,聚乙烯醇的加入量相当于纳米磷酸钙-聚乳酸微球混合悬浮液总质量的7%-1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纺丝时的电压为10-15KV,接收距离为13-18cm,推进速度为0.03-0.05mm/min。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聚乳酸溶液中还添加有水不溶性药物,其添加量相当于聚乳酸质量的1%-2%,步骤(b)所述纳米磷酸钙悬浮液中还添加有水溶性药物,其添加量相当于纳米磷酸钙质量的1%-2%。
8.一种可装载多重药物的复合纤维医用药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纤维医用药膜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种方法制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装载多重药物的复合纤维医用药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纤维医用药膜中还装载有水不溶药物、水溶性药物中的至少一种,总的药物装载量不超过聚乳酸和磷酸钙质量之和的2%。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装载多重药物的复合纤维医用药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不溶药物选自尼罗红、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喜树碱、阿霉素中的一种,所述水溶性药物选自盐酸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乙酰水杨酸、灵芝多糖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476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