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3989.1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8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辉;周勇;韩秀莉;洪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9/00 | 分类号: | C01G29/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biocl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采用铋酸盐、还原剂、氯源、分散剂为原料,将高能球磨的机械力同步作用于氧化还原与氯化反应,再经过热处理、洗涤除杂、固液分离、干燥制备出BiOCl材料。所制备的BiOCl材料由平面尺寸为0.1~5μm、厚度为2~20nm的纳米片构成,比表面积为3~300m2/g。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制造工艺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所制备的BiOCl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碱性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光催化剂、珠光颜料、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iOCl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BiOCl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并且无毒、低成本、使其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已广泛应用在电极活性材料、催化剂、颜料、化妆品、气体传感器、电子材料、医药材料等领域。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与制备工艺方法密切相关。目前制备超细功能粉体的方法根据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可制得粒径易控的超细粒子,但所需设备昂贵;化学法成本低,易于通过过程控制调整粒子大小,但工艺流程复杂、并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机械化学法是将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其基本原理是反应物质通过研磨过程提供的能量,提高反应物的化学活性,使得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快速进行。机械化学合成方法是一种价格低廉、环境友好、高效率和可控性高的合成方法,这一制备方法使得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更多的设计可能性、且易于工业化生产。
毛晓明等[石油化工42(2013)1165–1169]以铋酸钠、碘化钾和盐酸为原料,无水乙醇为分散剂,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合成了具有可见光高催化活性的BiOCl材料。Ji等和Yu等[Chemical Physics 478(2016)14–22、Catalysis Communications11(2010)460–464]以NaBiO3和HX(X=Cl,Br,I)为原料,采用液相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BiOX材料并进行了光催化性能的研究。Wang等[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176-177(2015)201–211]以NaBiO3和HONH2·HCl为原料,采用氧化–水解路线合成了{001}晶面暴露的BiOCl纳米材料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杨帆等[一种Bi(Ⅴ)-O-Bi(Ⅲ)复合物的直接氧化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以NaBiO3为铋源,采用盐酸刻蚀法制备了Bi(Ⅴ)-O-Bi(Ⅲ)复合物;其研究发现随着盐酸用量的增加,NaBiO3先水解生成Bi2O3,再转化为BiOCl,且Bi(Ⅴ)与Bi(Ⅲ)的比例可以通过HCl的用量进行调控。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878000A]公开了“一种卤氧化铋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铋酸钠为铋源、无机或有机卤源,通过水热法制备出卤氧化铋光催化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010003A]公开了“室温固相反应制备氯氧化铋的方法”,以Bi3+离子的铋盐(包括硝酸铋、碳酸铋、草酸铋或乙酸铋)和氯化钠为原料,按Bi:Cl摩尔比为1:(1~2),在室温下混合研磨或球磨0.5~2小时,水洗去除可溶副产物,干燥制备出BiOCl。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455973A]公开了“一种可用于去除水体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发明以NaBiO3为氧化剂,卤化氢水溶液为还原剂,通过简单的浸渍、固–液分离以及干燥等步骤制备出具有片状微观结构的BiOX光催化剂。
目前已有不少关于BiOCl材料制备的研究,主要有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等。然而这些方法合成过程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3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