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3986.8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2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恩辉;周勇;韩秀莉;洪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29/00 | 分类号: | C01G29/0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元素 掺杂 biof 材料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以铋酸盐、掺杂源、还原剂、氟源、分散剂为原料,将高能球磨的机械力同步作用于氧化还原、掺杂及其氟化反应,再经过热处理、洗涤除杂、固液分离、干燥制备出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所制备的材料是由厚度为2~100nm纳米片或纳米颗粒构成,比表面积为3~300m2/g,所制备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与铋元素的摩尔比为(0.01~0.3):1。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制造工艺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势;所制备的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碱性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光催化剂、珠光颜料、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新型功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卤氧化铋由于其独特的微观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并且无毒、低成本,使其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已广泛应用在电极活性材料、催化剂、颜料、化妆品、气体传感器、电子材料、医药材料等领域。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与制备工艺方法密切相关。目前合成超细功能粉体的方法根据合成原理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可制得粒径易控的超细粒子,但所需设备昂贵;化学法成本低,易于通过过程控制调整粒子大小,但工艺流程复杂、并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机械化学法是将物理法与化学法相结合,其基本原理是反应物质通过研磨过程提供的能量,提高反应物的化学活性,使得通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能在较低温度下快速进行。机械化学合成方法是一种价格低廉、环境友好、高效率和可控性高的合成方法,这一制备方法使得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具有更多的设计可能性、且易于工业化生产。
N.Balasubramanian等[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41(2016)59–66]以氟化铵、硝酸铋、硝酸银、六亚甲基四铵为原料,乙二醇为溶剂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Ag-BiOF/g-C3N4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C.Shivakumara等[RSC Adv 5(2015)9241-9254]以Bi2O3、NH4F、Eu2O3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制备了Eu3+活化的Bi0F荧光粉材料,并研究了它的光致发光、光催化等性能。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3421511A]公开了“一种稀土离子掺杂的卤氧化铋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将硝酸铋,稀土硝酸盐,卤化钾按一定的摩尔比混合溶于溶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进行水热反应制备出稀土离子掺杂的卤氧化铋发光材料。
目前仅有少量关于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制备的研究,主要有水热法,溶剂热法,溶胶—凝胶法等。然而这些方法普遍存在合成过程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制备的材料是由厚度为2~100nm纳米片或纳米颗粒构成,比表面积为3~300m2/g,所制备材料中掺杂金属元素与铋元素的摩尔比为(0.01~0.3):1。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金属元素掺杂BiOF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铋酸盐、掺杂源、还原剂、氟源、分散剂按1:(0.01~0.3):(0.25~2):(0.25~2):(0.001~0.3)的摩尔比(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均匀,得到原料混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原料混合物和磨球按1:(0.5~100)的质量比放入球磨罐中,在保护气氛下球磨0.2h~20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39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