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胎冠胶料、轮胎及胎冠胶料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3813.6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0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昌福;李德见;杜星星;李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00 | 分类号: | C08L9/00;C08L7/00;C08L9/06;C08L91/00;C08L57/02;C08L91/06;C08K13/02;C08K3/04;C08K3/36;C08K3/22;C08K5/09;C08K3/06;B60C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谭德兵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胎冠胶 防护蜡 制备 轮胎 乳胶 不溶性硫磺 成分设计 丁苯橡胶 顺丁橡胶 天然橡胶 重量份数 白碳黑 促进剂 芳烃油 防老剂 分子链 氧化锌 硬脂酸 增粘剂 并用 加工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胎冠胶料、轮胎及胎冠胶料制备方法,所述的胎冠胶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全乳胶天然橡胶:30~40份,丁苯橡胶1712:25~35份,顺丁橡胶:45~25份,N234:45~65份,氧化锌:3.5~5份,硬脂酸:1.5~2.5份,白碳黑:5‑10份,防老剂4020:1.0~2.5份,RD:1.0~2.5份,促进剂:1.0~1.5份,第一防护蜡:0.5‑2.0,第二防护蜡:0.5‑2.0,增粘剂:1~3份,芳烃油:5‑10份,不溶性硫磺:1~4份;所述第一防护蜡和第二防护蜡的分子链分布宽度不同。本发明胎冠胶料通过采用所述两种不同结构的防护蜡并用,配以合理的组合成分设计,大大减少了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加工者和使用者造成的隐患,产品的安全性、经济性和适应性更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越野轮胎胎冠胶料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轮胎的胎冠胶料中最多都只含有一种防护蜡,无法满足轮胎性能要求,且轮胎胎面的耐磨性及耐臭氧化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胎冠胶料、轮胎及胎冠胶料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胎冠胶料,所述的胎冠胶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全乳胶天然橡胶:30~40份,丁苯橡胶1712:25~35份,顺丁橡胶:45~25份,N234:45~65份,氧化锌:3.5~5份,硬脂酸:1.5~2.5份,白碳黑:5-10份,防老剂4020:1.0~2.5份,RD:1.0~2.5份,促进剂:1.0~1.5份,第一防护蜡:0.5-2.0,第二防护蜡:0.5-2.0,增粘剂:1~3份,芳烃油:5-10份,不溶性硫磺:1~4份;所述第一防护蜡和第二防护蜡的分子链分布宽度不同。
上述组合中采用两种碳链结构分布不同的防护蜡并用,避免了使用单一碳链结构的防护蜡因期结构的不稳定造成在胶料中迁移速度不稳定。从而造成成品轮胎在储存和使用中外观颜色稳定性差,有蜡喷出,造成后期轮胎耐臭氧老化性能下降。
上述组合中不溶性硫磺是硫磺深加工的一种线型长链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链上的硫原子数高达108以上;有高聚物的粘弹性和分子量分布;不溶于二硫化碳,故称不溶性硫磺。不溶性硫磺主要用于橡胶制品,与普通硫磺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胶料在存放期内不喷霜。保持胶料组份和性能均一;克服因喷霜造成胶料粘合力差的缺点;防止对制品和模具的污染并去掉了为克服喷霜而增添的涂浆工艺,为生产联动化提供条件。在相邻胶层中无迁移现象。特别是在顺丁胶和丁基胶的胶料中,普通硫磺迁移速度很高,配加不溶性硫磺后即可避免。在混炼和存放过程中减少烧焦。缩短硫化时间。当达到硫化温度后,它具有一个“活化阶段”,即链式解聚作用,使硫化速度加快,减少硫磺用量,有利于制品老化性能的改善。有利于橡胶与其他材料的粘合。在越野轮胎生产中,能有效的避免喷霜,也不易产生早期硫化,并使胶料保持较好的黏性,有利于成型操作,而且确保硫化胶硫化的均匀性,保证产品质量稳定。不溶性硫磺同时也不含金属性污染物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第一防护蜡为防护蜡RW220;所述第二防护蜡为防护蜡RP-3。
上述加入两种不同碳链分布的防护蜡胎冠胶料,其臭氧老化提升50%且颜色的稳定性好且鲜艳。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增粘剂为C5树脂。
上述组合中C5树脂是碳氢树脂,同样对胶料的滋润性和碳黑的分散性有很大的帮助。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胎冠胶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组分:全乳胶天然橡胶:30份,丁苯橡胶1712:25份,顺丁橡胶BR9000:45份,N234:55份,氧化锌:4.5份,硬脂酸:1.5份,防老剂4020:1.5份,防老剂RD:1.0,促进剂:1.1份,白碳黑5.0份,防护蜡RW220:1.0份,防护蜡RP-3:1.5份,芳烃油:8份,C5树脂:2份,不溶性硫磺: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远星橡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3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