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鲜运输的立式保鲜冷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3183.2 | 申请日: | 201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湖市超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3/02;F25D23/00;F25D29/00;A23B4/06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单拯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鲜 运输 立式 保鲜 冷藏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海鲜运输的立式保鲜冷藏装置,包括冷藏壳体,弧形槽和排水口,所述冷藏壳体顶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制冷机和控制器,且制冷机和控制器通过电性相连接。本发明的底座和冷藏壳体的设置,通过冷藏壳体的前后内侧壁底部设置有两个垂直于侧壁的侧凸耳,且底座的宽度与冷藏壳体的内腔宽度相一致,并且底座上开设有与侧凸耳相适应的侧滑槽,从而使得底座能够与冷藏壳体紧密结合,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并且又能够保证底座与冷藏壳体之间的滑动,方便海鲜产品的装货和卸货,并且由于冷藏壳体的设置,使得海鲜产品不会直接受冻,而同时又能够保障内部温度的稳定,进一步提高了海鲜产品的鲜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鲜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海鲜运输的立式保鲜冷藏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死亡海鲜、水产品的售价只有鲜活水产品售价的二分之一左右,而且由于水产品死亡后容易腐败变质,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售出,否则损失更大。因此,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保证海鲜运输过程的成活率。目前大多活体海鲜的近距离运输方式以车运为主,较远距离则采用船运和空运。运输工具主要为普通塑料桶和帆布桶、活鱼柜、泡沫塑料箱、充氧袋等。为了加大运量,运输装置内的装载密度通常比养殖条件高出数十倍,海鲜在快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的同时还向水中大量排泄代谢物,导致水环境迅速恶化,如不及时改善,将会导致海鲜的大量死亡,如专利申请书CN201620707051.2中一种活体海鲜运输装置,包括矩形箱体,所述矩形箱体上表面加工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上设有电子挡门,所述矩形箱体内下表面上设有隔离网,所述矩形箱体内侧表面上且位于隔离网内设有多个微型打氧机,所述电子挡门上表面中心处嵌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方设有电容显示屏,所述控制器内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电性相连,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子挡门、温度传感器、多个微型打氧机、风机和电容显示屏电性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单,隔离放置海鲜,避免了堆积在一起出现供养不出的情况,也保证装置内的温度适合海鲜生存,维护成本低,方便实用。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以及上述专利中的海鲜运输装置,在运输过程中,虽然保证了内部空间的氧浓度,但是水分也是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若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则会导致海鲜表面干燥,失去海鲜的鲜活度,而若海鲜沾染过多水分则会导致海鲜提前变质。
又如专利申请书CN201720788440.7中一种活体海鲜运输装置,包括海鲜箱体、滤网、循环水泵和充氧泵,所述滤网水平地设于海鲜箱体的中下层,循环水泵位于滤网下方的海鲜箱体内;循环水泵的进水端缠裹有筛绢网,循环水泵的出水端接出水管,出水管的上端分出多个出水分管,出水分管的出水端接喷水装置;滤网下方的海鲜箱体中设有多个“丄”形的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多个附着叶片,附着叶片上缠绕有棉质带或麻质带,棉质带或麻质带上涂有微生物降解菌剂;所述充氧泵的出气端分出多个分气管,分气管的下端连有气石,气石均匀地放在滤网上。本发明的优点是有利于长时间维持运输装置中的溶氧、降低运输装置中的氨氮含量,有利于提高海鲜运输的成活率。
虽然上述专利中的海鲜运输装置,设置有较多保鲜技术,但是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循环水泵的方式,容易将过多的水分喷撒到海鲜表面,致使海鲜产品失活。有鉴于此,提出一种海鲜运输的立式保鲜冷藏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海鲜运输的立式保鲜冷藏装置,以解决现有若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则会导致海鲜表面干燥,失去海鲜的鲜活度,而若海鲜沾染过多水分则会导致海鲜提前变质的问题。
本发明海鲜运输的立式保鲜冷藏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湖市超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平湖市超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3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