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制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2132.8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7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田涛;徐新喜;张东辉;石梅生;丁兆阳;马军;张彦军;高万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13/02 | 分类号: | C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丹;黄健 |
地址: | 30016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附塔 氧气 分子筛 便携式制氧 氧气缓冲 缓冲区 氮气 氮气出气管路 出气管路 吸附能力 外壁 进气口 空气进气管路 空气进气管 空气压缩机 泵入空气 便于携带 用户输出 装置结构 出气口 内腔中 背带 解吸 内壁 排出 填充 携带 调控 外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制氧装置,吸附塔的内腔中填充有分子筛,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氮气的吸附能力高于对空气中的氧气的吸附能力;空气进气管路和氮气出气管路均与吸附塔的进气口相连,空气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向吸附塔中泵入空气的空气压缩机,氮气出气管路用于排出吸附塔内分子筛解吸出的氮气;吸附塔外部设有氧气缓冲袋,在吸附塔的外壁和氧气缓冲袋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被吸附塔分离后的氧气的氧气缓冲区,氧气缓冲区与吸附塔的出气口相连;氧气出气管路与氧气缓冲区相连,氧气出气管路用于向用户输出被吸附塔分离后的氧气。氧气缓冲袋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携带的背带。该便携式制氧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且易于调控氧气的纯度和流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制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空气稀薄以及缺氧的环境中,人类的正常活动会受到极大的限制,针对高海拔的机动性工作人员,以及部分有呼吸障碍的病患,供应及时且供应充足的制氧设备对其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制氧设备的制氧原理有深冷法、膜分离法和变压吸附法,基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深冷分离法是将空气作为原料,将其压缩、净化以及热交换后制成液化空气,利用液化空气中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通过精馏获取分离氮气后的氧气。膜分离法是以空气为原料,在一定压力条件下,利用氧和氮在分离膜中具有不同的渗透率使得氧和氮分离,从而制备氧气。变压吸附法是以空气为原料,沸石分子筛为吸附剂,在常温低压下,利用空气中氧、氮分子在沸石分子筛上吸附量的差异而实现氧气和氮气分离的循环过程。
然而目前的深冷法制氧设备体积较大,不便于随身携带,基于膜分离法的制氧机虽然可以相应程度的缩小体积,但是分离膜的成本较高,易于受损,因此实用性较差。变压吸附法制氧装置具有简单灵活、故障率低、易于维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能耗低等优点,适合中小规模的空分制氧场合。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制氧装置,该便携式制氧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利于维护及保养且易于调控氮氧分离参数,从而调整制氧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制氧装置,包括空气进气管路、氧气出气管路、氮气出气管路和吸附塔。
吸附塔的内腔中填充有分子筛,分子筛对空气中的氮气的吸附能力高于对空气中的氧气的吸附能力。
空气进气管路和氮气出气管路均与吸附塔的进气口相连,空气进气管路上设置有用于向吸附塔中泵入空气的空气压缩机,氮气出气管路用于排出被吸附塔内分子筛解吸出的氮气。
吸附塔外部设有氧气缓冲袋,在吸附塔的外壁和氧气缓冲袋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存放被吸附塔分离后的氧气的氧气缓冲区,氧气缓冲区与吸附塔的出气口相连。
氧气出气管路与氧气缓冲区相连,氧气出气管路用于向用户输出被吸附塔分离后的氧气。
在上述的制氧装置中,可选的是,吸附塔的进气口处设有两位三通电磁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三个通路分别与空气进气管路、氮气出气管路和吸附塔的进气口连通。
在上述的便携式制氧装置中,可选的是,吸附塔竖直设置,吸附塔的进气口位于吸附塔的顶端,吸附塔的出气口位于吸附塔的底端。
在上述的制氧装置中,可选的是,空气进气管路上靠近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一侧设置有空气过滤器。
在上述的便携式制氧装置中,可选的是,氧气出气管路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氧气回流至氧气缓冲区的止回阀。
在上述的制氧装置中,可选的是,氧气出气管路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氧气排出流量的流量调节器。
在上述的便携式制氧装置中,可选的是,吸附塔的进气口和吸附塔的出气口均设置有气体分布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未经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21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声制氧机
- 下一篇:杂化粉体材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