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框架及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2049.0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37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华实;袁爱国;周冬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搭扣 板体 测试框架 矩形框架 墙体保温性能 可拆卸连接 检测装置 紧固件连接 加工测试 连接方式 螺钉 固定腔 拐角处 搭扣 内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框架及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其中测试框架包括: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围合形成有固定腔;所述矩形框架包括至少两个板体,至少两个所述板体之间通过金属搭扣可拆卸连接,所述金属搭扣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非拐角处。此结构的测试框架,各板体的结构均较为规则,从而加工测试框架的难度较低;同时各板体之间通过金属搭扣可拆卸连接,金属搭扣仅需要搭扣好即可完成各板体之间的连接,相较于采用螺钉等紧固件连接的方式而言,金属搭扣的连接方式能够节省人力以及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热工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试框架及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人口聚居地集中地区的季节大都有春夏秋冬四季,对于春秋两季的气候变化不大,而对于夏冬两季则温差等气候条件变化较大。由于四季中夏冬两季的气候变化较大对于建筑墙体的性能有较高的要求。目前现有的建筑墙体通常出现例如渗水,系统脱落,保温材料热工失效等问题。针对这些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即将采用的建筑墙体制作成试件的形式置于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现实外部对系统的影响。
中国专利文献CN205786421A公开了一种快速拆装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试件架,底座下表面安装有车;在底座两端各铰接有一个立板,靓丽版结构相对称,立板和底座之间通过转轴铰接,两立板和底座组成一个可打开成一字型的U型结构;立板与底座端部开有相互配合的斜面,保证立板与底座合并成直角状态;在底座端部斜面上固定有凸块,在立板斜面上开有与凸块配合的凹槽,凸块顶端呈直角型;立板上端是內低外高的台阶状,在立板上端的每个台阶上安装有一个螺杆,顶压板的两端是与立板上端配合的台阶状,在顶压板的两端开有与螺杆配合的通孔,顶压板穿进螺杆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但是,上述快速拆装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试件架,螺杆安装处通过台阶配合,以及立板与底座之间通过转轴铰接等多个部件之间的配合才能实现试件架的拆卸。此结构的试件架的加工难度大,同时通过螺栓螺杆的连接在安装以及拆卸过程中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测试框架的加工难度大以及拆卸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框架,其包括:
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围合形成有固定腔;
所述矩形框架包括至少两个板体,至少两个所述板体之间通过金属搭扣可拆卸连接,所述金属搭扣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非拐角处。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搭扣设有两个,所述矩形框架由两个U型板体组成,所述U型板体包括中间连接臂以及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臂两端的端臂;相邻的两个所述U型板体的端臂之间分别通过所述金属搭扣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在其中一个所述U型板体的连接臂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搭扣设有四个,所述矩形框架由四个L型板体组进一步地,每个所述L型板体的至少一个端臂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搭扣包括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板体上的锁紧基座和搭扣活动件,所述搭扣活动件与所述锁紧基座可锁紧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基座包括卡合部,所述搭扣活动件包括旋转部、连接部和活动端部,所述旋转部通过基板固定于所述板体上,所述活动端部适于与所述卡合部卡合,所述连接部的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旋转部和所述活动端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旋转部的旋转往复运动传递至所述活动端部并驱动其与所述卡合部配合锁紧或打开。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架的至少一条边上设有滚轮。
一种墙体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其包括:
如上述的测试框架;
至少一个环境箱,所述环境箱的至少一侧壁为开口设置,所述开口处的外壁与所述测试框架贴合设置,所述环境箱内设有加热机构和/或制冷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20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