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藻收集脱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1905.0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展明;李标;周森;郑永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F26B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脱水机 水泵 脱水装置 隔膜泵 进水口 收集模块 脱水模块 过滤袋 蓝藻污染 密度要求 输送液体 藻类污染 可拆卸 输水管 脱水机 蓝藻 泵缸 压差 打碎 治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浮藻收集脱水装置,包括收集模块和脱水模块,收集模块具有进水口,脱水模块具有水泵和离心脱水机,脱水机内设有可拆卸更换的过滤袋,进水口、水泵以及离心脱水机之间设有输水管,水泵将水从进水口输送到离心脱水机,水泵采用隔膜泵。隔膜泵通过泵缸内容积的变化产生压差来输送液体,此浮藻收集脱水装置利用隔膜泵不搅拌冲击液体的特点,在输送被蓝藻污染的水时不会打碎蓝藻团,如此可以减轻离心脱水机的功率,降低过滤袋的密度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此发明用于藻类污染治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藻类污染治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浮藻收集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池塘景观水也有富营养化现象,其中便会引起蓝藻爆发,污染水质,伤害鱼群,蓝藻易扩散易溶于水,较难去除。目前有两种去除蓝藻的方式,第一种是往水珠投入凝结药物,把水和蓝藻一齐固结在一起,最后一齐处理;第二种是人工立于船上,使用刮网收集蓝藻后处理。第一种做法使用了凝结药物,或多或少地会二次污染水体,不能全面地净化水。第二种做法是人工操作,显而易见地具有效率低下的缺点。基本上很少采用机器抽水,然后让水和蓝藻一齐经过刮网,这是因为水泵在输送的过程中会打散藻团,导致普通的刮网无法过滤,虽然可以提高刮网的网孔密度,但此时刮网的过滤效率和购买成本都会大幅上升,不再经济实用。
综上所述,目前没有经济有效的措施对付蓝藻爆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蓝藻藻团被打碎,提高过滤除藻能力和效率的浮藻收集脱水装置。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浮藻收集脱水装置,包括收集模块和脱水模块,收集模块具有进水口,脱水模块具有水泵和离心脱水机,脱水机内设有可拆卸更换的过滤袋,进水口、水泵以及离心脱水机之间设有输水管,水泵将水从进水口输送到离心脱水机,水泵采用隔膜泵。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脱水模块还包括承载隔膜泵、离心脱水机和输水管的底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输水管采用软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收集模块包括集水管和承载集水管的支架,集水管上具有若干个作为进水口的细孔,各细孔的直径为3~6mm,集水管与水泵之间通过输水管连通,支架具有浮力系统使支架悬浮,使各个细孔处于水面下4~6cm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收集模块还包括用于牵引支架移动的拉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集水管水平安装,集水管的两端封闭,若干细孔处于集水管的侧壁。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浮力系统包括若干个浮球,至少一个浮球未完全没于水面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浮球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杆连接,集水管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连杆连接,各第一连杆为螺杆,各第一连杆穿过浮球并在浮球的上下两端设置螺母固定浮球,第二连杆为伸缩杆。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浮力系统设置三个浮球,俯视地看三个浮球呈三角形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隔膜泵通过泵缸内容积的变化产生压差来输送液体,此浮藻收集脱水装置利用隔膜泵不搅拌冲击液体的特点,在输送被蓝藻污染的水时不会打碎蓝藻团,如此可以减轻离心脱水机的功率,降低过滤袋的密度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浮藻收集脱水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的箭头表示污水流动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赛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19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