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电池放电过流自恢复系统及自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300854.X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86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童子磊;杜翀;田欣;章炜;朱士彬;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池 管理 单元 放电 恢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电池放电过流自恢复系统及自恢复方法,电池放电过流自恢复系统通过设置智能电池管理单元,在过流时断开主回路,通过智能电池管理单元检测过流是否消除,过流未消除时,保持主回路断开状态,在过流消除后恢复接通主回路。避免了过流对电池的损害,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而且测试过程简单方便,便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电池放电过流自恢复系统及自恢复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电池是能对自身进行高效管理的电池系统,主要由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构成。电池进行能量的存储和供给,电池管理系统完成对电池的智能化监测、状态估算、管理控制和保护。当电池放电过流时,保护电路会断开主回路。而恢复接通主回路往往是通过试探的方法:先将主回路接通,检测通过电池的电流,如果仍然过流则再次断开,并定时再次接通检测,如果过流消除则恢复接通。
这样做的缺点是:在过流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开通主回路会对电池造成损害。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电池放电过流自恢复系统及自恢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过流没有消除的情况下开通主回路对电池造成损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智能电池管理单元,所述智能电池管理单元包括:电池、电流传感器、主回路开关、第一过流检测回路开关、第一过流检测电阻、第二过流检测回路开关、第二过流检测电阻、电流电压检测模块及控制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第二端连接所述主回路开关的第一端,用于检测流过所述电池的电流;所述主回路开关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过流检测回路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过流检测回路开关的的第一端,用于控制主回路的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一过流检测回路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过流检测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控制第一过流检测回路的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一过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端,用于检测电池是否过流;所述第二过流检测回路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过流检测电阻的第一端,用于控制第二过流检测回路的导通或关断;所述第二过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端,用于检测电池是否过流;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电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过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过流检测电阻的第二端,用于检测所述电池的电压;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主回路开关、所述第一过流检测回路开关和所述第二过流检测回路开关的控制端,用于根据检测到的所述电池的电流或电压情况控制所述主回路开关、所述第一过流检测回路开关和所述第二过流检测回路开关;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和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连接供电电源的正极端和负极端。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端,所述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正极,所述控制器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
于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的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端,所述控制器的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池放电过流自恢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负载及若干如上述的智能电池管理单元;各智能电池管理单元依次串联,下级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的主回路开关的第二端连接上级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的负极,所述负载的一端连接最上级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的主回路开关的第二端、另一端连接最下级智能电池管理单元的电池的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8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水线式间歇充放电均衡系统及均衡方法
- 下一篇:充电方法及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