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方法及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300344.2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1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林龙;彭丽;胡敏;戴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19/10 | 分类号: | 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钱成岑 |
地址: | 618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混凝土 沥青 加热 微波制备 热气 粉尘吸附 微波加热 热烟气 混料 块体 微波加热过程 制备技术领域 拌和过程 加热过程 加热沥青 沥青吸收 粉体料 再利用 流态 粉尘 回收 覆盖 污染 | ||
1.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将沥青投入搅拌罐中,将块体料投入隧道式微波炉内的传送带上并对块体料进行微波加热,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导入搅拌罐内对沥青进行加热,沥青吸收热气的热量后变为流态;
将粉体料投入搅拌罐内,搅拌罐对粉体料与沥青进行搅拌,粉体料粘附于沥青上形成两者混料,将两者混料导向隧道式微波炉内;
隧道式微波炉内的传送带将块体料朝向拌和罐运动,同时两者混料被导入隧道式微波炉内后持续的覆盖在块体料上形成三者物料,三者物料被隧道式微波炉内的传送带输送至拌和罐内进行拌和;
其中,在隧道式微波炉中,对三者物料进行微波加热,并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气导入搅拌罐内对沥青进行加热;
其中,在拌和罐中,对三者物料进行拌和形成沥青混凝土,并将拌和过程中产生的热烟气以及粉尘导入搅拌罐内对沥青进行加热,沥青将粉尘吸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两者混料的温度为100℃-1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后,块体料的温度为160℃-170℃。
4.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具有搅拌机构(41)的搅拌罐(4)、内部具有传送带(51)的隧道式微波炉(5)、以及内部具有拌和机构(61)的拌和罐(6);
所述隧道式微波炉(5)上设置有块料通道(12)和物料通道(52),该块料通道(12)位于传送带(51)起始端的上方,物料通道(52)位于传送带(51)终止端下方,且物料通道(52)连通于拌和罐(7);
所述搅拌罐(4)上设置有粉体通道(22)和沥青通道(32),且搅拌罐(4)通过混料通道(42)与隧道式微波炉(5)相连通,所述混料通道(42)位于传送带(51)上方并靠近块料通道(12);
所述隧道式微波炉(5)还设置有连通搅拌罐(4)的热气通道(53);
所述拌和罐(6)还设置有连通搅拌罐(4)的热烟气通道(6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块体储罐(1)、粉体储罐(2)和沥青储罐(3);
所述块体储罐(1)下部通过所述块体通道(12)与隧道式微波炉(5)相连通,块体储罐(1)上部还设置有块体进料口(11);
所述粉体储罐(2)下部通过所述粉体通道(22)与搅拌罐(4)相连通,粉体储罐(2)上部还设置有粉体进料口(21);
所述沥青储罐(3)下部通过所述沥青通道(32)与搅拌罐(4)相连通,沥青储罐(3)上部还设置有沥青进料口(31)。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通道(12)、粉体通道(22)、沥青通道(32)以及混料通道(42)上分别设置有关断阀(71)。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通道(12)、粉体通道(22)、沥青通道(32)以及混料通道(42)内分别设置有计量装置(72)。
8.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通道(53)以及热烟气通道(63)上分别设置有气体压力阀(73)。
9.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4)上部还设置有排气口(43),排气口(43)上设置有排气阀(44)。
10.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微波制备沥青混凝土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41)为磁力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34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