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霉菌的培养方法、破壁方法及DNA提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300165.9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牟德华;文淑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06;C12N15/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科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13 | 代理人: | 张红卫;苏兴娟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霉菌 抽提液 上清液 混合溶液 研磨容器 破壁 冷冻 细胞壁 混合溶液中 研磨 异戊醇 苯酚 冰冻 混匀 氯仿 温浴 | ||
1.一种霉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按照如下的步骤顺序进行:
(1)霉菌菌丝的收集
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ɡ切成小块,添加500mL去离子水煮烂之后用八层纱布过滤,于过滤汁中添加16~20ɡ琼脂和20g葡萄糖,冷却后定容至1000mL,加盖密封,115℃灭菌20min后,冷却至50℃后倾倒平板,得马铃薯琼脂培养基;
将冷藏于4℃冰箱中的霉菌接种于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的平板上,28~30℃恒温培养48h;之后,
再转接于新鲜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如此重复2~3次,得活化后的霉菌;
(2)活化好的霉菌再次转接于新鲜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28~30℃恒温培养48 h后,利用锋利的灭菌刀片刮取平板上的菌丝,得到霉菌菌丝体。
2.一种霉菌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顺序进行的以下步骤:
①在研磨容器中加入第一CTAB抽提液a1,将所述研磨容器进行冷冻,使所述a1变为冰冻态;然后,
②在研磨容器中加入霉菌菌丝体及第二CTAB抽提液a2;以及
③对所述霉菌菌丝体进行研磨后,并与第一CTAB抽提液a1、第二CTAB抽提液a2共同形成第一混合溶液b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霉菌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冷冻的温度为-30~-15℃,时间为1~1.5h。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霉菌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CTAB抽提液a1、霉菌菌丝体与第二CTAB抽提液a2的用量比为1mL:0.5~2g:0.5~2mL。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霉菌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CTAB抽提液a1与第二CTAB抽提液a2均为CTAB抽提液,即液体a,第一CTAB抽提液a1与第二CTAB抽提液a2的体积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霉菌的破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a由 CTAB、氯化钠、EDTA溶液、Tris-HCL缓冲液及β-巯基乙醇以1ɡ:4.09ɡ:2mL:5mL:0.25ɡ的比例制得,先由CTAB、氯化钠、EDTA溶液、Tris-HCL缓冲液混合后由蒸馏水定容,121℃灭菌15min,冷却后加入β-巯基乙醇,即成;其中:
EDTA溶液、Tris-HCL缓冲液的浓度分别为0.5M、1M;
蒸馏水定容后的体积与CTAB的用量比为50 mL:1ɡ。
7.一种霉菌DNA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顺序进行的如下步骤:
ⅰ.通过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霉菌的破壁方法得到第一混合溶液b1;
ⅱ.在第一混合溶液b1中加入质量体积浓度为10%的SDS溶液d,进行温浴后,形成第二混合溶液b2;
第二混合溶液b2进行离心,得到第一上清液c1,所述第一上清液c1中含有所述霉菌的DNA;
ⅲ.第一上清液中c1中加入苯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液e1,混匀后离心,得到含有所述霉菌的DNA的第二上清液c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霉菌DNA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DS溶液d与所述第一混合溶液b1的体积比为1:8~12,10%SDS溶液只要少量即可,使得蛋白质变性后与DNA分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霉菌DNA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浴的温度为50-80℃,时间为20~3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霉菌DNA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酚-氯仿-异戊醇抽提液e1与所述第一上清液c1的体积比为1:0.8~1.2。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霉菌DNA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离心的转速为5000~8000r/min,离心时间为5~6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3001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株海洋珊瑚来源新属、新种藻及其分离培养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桑黄发酵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