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8707.3 | 申请日: | 2018-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7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林;蒋玲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琳萍<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衔接段 支撑牛腿 叠合梁 上限位 下限位 千斤顶机构 连接螺纹 微调装置 螺帽 千斤顶 稳固 浇筑混凝土 顶升位置 横向坡度 相对设置 标高 不对称 可调节 悬臂梁 横梁 胎架 微调 限位 压住 紧贴 贯穿 施工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包括上部千斤顶机构、中部连接螺纹钢以及下部支撑牛腿,上部千斤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以及连接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千斤顶,下限位梁紧贴或压住横梁及悬臂梁;下部支撑牛腿固定于支撑胎架上,中部连接螺纹钢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并通过螺帽与下部支撑牛腿固定,通过上限位梁上的螺帽作为可调节限位,限制上部千斤顶机构与中部连接螺纹钢的相对位置。本发明提出的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提高了叠合梁施工钢混衔接段在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且安全性高,也可通过调节千斤顶顶升位置微调钢混衔接段的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
背景技术
钢结构桥梁是一种采用钢材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桥梁,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装配式钢桥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在钢混衔接段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于衔接段钢梁上很难达到对称,存在倾覆可能。混凝土浇筑于衔接段钢梁上时一般采用单侧配重或临时固接的方式对钢混衔接段起到稳固作用。单侧配重法是浇筑混凝土的同时在另一侧增加等量配重从而保持平衡,具有操作方便、不伤及钢梁母材的优点,但是配重加载速度及数量不易控制,并且安全系数低。临时固接法是通过焊接将钢梁与支架临时固接,使钢梁与下部支架形成稳定整体,具有施工方便、成本低的优点,但是,此法对下部支架稳定性要求性高且焊接操作伤及钢梁母材,限制因素多。钢混衔接段多作为与钢结构桥梁合龙段连接的控制性构件,其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直接影响到合龙段安装的难易及整体线形,目前一般采用合龙段自身的标高及坡度调整作为合龙段安装方法,但此方法对于钢混衔接段标高及坡度偏差问题未解决,施工难度大,安装线形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旨在提高叠合梁施工钢混衔接段在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且安全性高,也可对钢混衔接段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进行微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包括上部千斤顶机构、中部连接螺纹钢以及下部支撑牛腿,其中,
所述上部千斤顶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以及连接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千斤顶,下限位梁紧贴或压住需稳固或微调构件的横梁及悬臂梁;
所述下部支撑牛腿固定于支撑胎架上,中部连接螺纹钢由上至下依次贯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上限位梁、下限位梁和下部支撑牛腿中部均预留所需螺纹孔,并通过螺帽与下部支撑牛腿固定,通过上限位梁上的螺帽作为可调节限位,限制上部千斤顶机构与中部连接螺纹钢的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下限位梁为双拼工字钢架。
优选地,所述千斤顶立于下限位梁上,千斤顶顶部通过上限位梁压住。
优选地,所述下部支撑牛腿包括固定于支撑胎架上的钢管桩牛腿、套于中部连接螺纹钢上的垫片以及钢螺帽。
优选地,所述钢管桩牛腿通过焊接与支撑胎架固定。
优选地,所述中部连接螺纹钢与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垫片。
优选地,所述上限位梁和下限位梁之间安装有多个千斤顶。
本发明提出的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快捷,提高了叠合梁施工钢混衔接段在不对称浇筑混凝土时的稳定性,安全性高,且不伤及钢梁母材,成本低,也可通过调节千斤顶顶升位置微调钢混衔接段的纵向标高及横向坡度,降低合龙段施工难度,保证桥梁安装线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叠合梁钢混衔接段稳固及微调装置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