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612.1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5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周金宇;臧杰;邱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高姗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撞梁 结构优化 建模 控制点坐标 碰撞冲击力 几何外形 抗弯能力 强度理论 强度准则 曲面形状 外形结构 弯曲曲线 载荷作用 层合板 传统的 平滑 零部件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属于具有曲面形状结构优化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MATLAB与ANSYS之间存在的接口,通过B样条各控制点坐标来改变具有曲面零部件的外形,通过改变防撞梁几何外形,建立B样条曲线建模,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使用经典层合板强度理论中蔡‑吴张量理论,依据强度准则找到防撞梁最优的外形结构。本发明通过防撞梁弯曲程度对防撞梁整体强度、刚度、以及抗弯能力进行优化,使B样条建模相比传统的弯曲曲线更平滑,且具有显著的分散碰撞冲击力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属于具有曲面形状结构优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作为碰撞中的主要吸能部件,防撞梁位于车身的前部或后部,它与纵梁相连接,同时对车身总成的扭转刚度,弯曲刚度,性能有重要影响,现有的汽车防撞梁多是钢结构或者铝合金结构,且是刚性的,碰撞时,只有防撞梁本体发生形变才能吸能,在碰撞发生后经常需要更换防撞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针对现有防撞梁的结构优化仅仅针对其截面形状、长度、宽度等参数的优化,而并未针对防撞梁曲面形状改变而进行优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MATLAB与ANSYS之间存在的接口,通过B样条各控制点坐标来改变具有曲面零部件的外形,通过改变防撞梁几何外形,建立B样条曲线建模,在相同载荷作用下,使用经典层合板强度理论中蔡-吴张量理论,依据强度准则找到防撞梁最优的外形结构。
进一步的,使用经典层合板强度理论中蔡-吴张量理论得出B样条防撞梁强度比R,强度比R如公式(1)所示;
其中:F11、F1、F22、F2、F66、F12均为强度参数;
Xt为纵向拉伸强度,Xc为纵向压缩强度,Yt为横向拉伸强度,Yc为横向压缩强度;
σ1为纵向应力,σ2为横向应力,σ6为剪切应力。
进一步的,B样条曲线构造如公式(2)所示:
其中Ni,p为B样条基函数,Pi为B样条控制点坐标。
进一步的,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拟合B样条曲线,完成有限元建模。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发明的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本发明提供的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通过防撞梁弯曲程度对防撞梁整体强度、刚度、以及抗弯能力进行优化,使B样条建模相比传统的弯曲曲线更平滑,且具有显著的分散碰撞冲击力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B样条防撞梁结构优化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有限元建模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