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覆硫掺杂石墨烯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8139.7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1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姜倩倩;袁楠楠;郎鹏;李洁;汪永越;刘情;鲍丽艳;唐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05;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孙营营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材料 包覆 硫掺杂 石墨烯 保护气 煅烧 加热 制备方法和应用 包覆石墨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三元材料前驱体 首次放电比容量 充放电循环 氧化石墨烯 循环性能 原料要求 包覆层 比容量 管式炉 瓷舟 放入 粒径 硫源 制备 锂源 制作 应用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包覆硫掺杂石墨烯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覆硫掺杂石墨烯三元材料粒径为10~20μm,包覆层厚度为3~6nm,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20~227.6mAh/g,充放电循环为96%~98%。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a.将三元材料前驱体和锂源混合,通入保护气加热煅烧,得到三元材料LiNi1/3Co1/3Mn1/3O2;b.将三元材料与氧化石墨烯混合,通保护气加热煅烧,得到包覆石墨烯的三元材料;c.将包覆石墨烯的三元材料和硫源分别置于两个瓷舟并放入管式炉中,通保护气加热煅烧,得到包覆硫掺杂石墨烯的三元材料。本发明操作简单,对原料要求较低,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提供的包覆硫掺杂石墨烯三元材料较纯净,杂质少,包覆厚度较均匀,具有较高的首次比容量和优异的循环性能等优点,能够应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包覆硫掺杂石墨烯三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是关系到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寻求和开发可替代二次能源是世界各国的重要国策。锂离子电池是最近十多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一种高能电池,已经成为二次能源的首选。锂离子电池因能量高、寿命长、污染小、质量轻、体积小等优点,使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电动工具等便携式电子产品在市场上的得到广泛应用,带动了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
正极材料的研究与改进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最早商业化应用的正极材料LiCoO2由于价格较高,且对环境有污染,将逐渐被价格低廉、无环境污染的其他正极材料所取代。例如,具有α-NaFeO2型层状结构的化合物LiNiO2和LiMnO2,具有尖晶石结构的LiMn2O4,具有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等。
然而,LiNiO2合成困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掺杂改性后的层状锰系衍生物合成简单、成本低,应用前景看好。其中,三元层状结构的Li[Ni-Co-Mn]O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综合LiCoO2、LiNiO2和LiMnO2三种层状材料的优点,其性能好于以上任一单一组分正极材料,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通过引入Co,能够减少阳离子混合占位(Cation Mixing)情况的发生,有效稳定材料的层状结构入Ni,可提高材料的容量;引入Mn,不仅可以降低材料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而Li[Ni-Co-Mn]O2材料基本物性及充放电平台与LiCoO2相近,适合现有各类锂离子电池应用产品,有望先期取代现有各类其他正极材料,获得市场认可。LiNi1/3Co1/3Mn1/3O2材料由于容量高、循环衰减量少,已成为具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综上所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具有电化学性能好(如放电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热稳定性好,安全性好且价格低廉的优点,尤其是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大型储能用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电池,对解决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电化学性能优良的层状LiNi1/3Co1/3Mn1/3O2是有望取代LiCoO2的正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