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8025.2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叶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中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C15/00 | 分类号: | E01C15/00;E01C19/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郑博文 |
| 地址: | 325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两个设置于基坑(1)两侧并与基坑(1)侧壁紧贴的侧护层(2),所述基坑(1)内部在两个侧护层(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层(3)、缓冲层(4)、内移层(5)、承接层(6)和顶层(7),所述顶层(7)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放置的混凝土板(71),所述底层(3)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上的混凝土管(31),所有所述混凝土管(31)水平放置并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所述内移层(5)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侧的侧护层(2)紧贴的侧移石(51),每个侧移石(51)在远离对应的侧护层(2)的一面设置有倾斜面(511),每个所述倾斜面(511)与对应的侧护层(2)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个所述侧移石(51)之间存在空隙并活动连接有下移石(52),所述下移石(5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对应的倾斜面(511)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管(31)内部填充有填充芯(32),所述填充芯(32)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护层(2)由多个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侧护板(21)构成,每个所述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所述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有所述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层(4)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承接层(6)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3:1。
7.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测量并计算需要铺装的园路的宽度及长度,并在需要铺装的地点挖掘,形成深度为55cm的基坑(1),挖出的土壤存放待用;
S2.使用切割机对混凝土块进行切割,得到两个底面是直角腰为30cm的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侧移石(51)、一个底面是高为29cm等腰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下移石(52)、多个厚度为5cm的混凝土板(71),并使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与下移石(52)的底面的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和侧移石(51)的高形成倾斜面(511);
S3.在基坑(1)的坑底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竖直放置侧护板(21),每个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且所有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S4.将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2: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一,并将混合料一逐一填入每个混凝土管(31)的内部,所有混凝土管(31)的外周直径均为10cm;
S5.将填充有混合料一的混凝土管(31)沿基坑(1)的长度方向水平铺设在基坑(1)的坑底,每个混凝土管(3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护板(21)抵接使混凝土管(31)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每个混凝土管(31)与相邻的混凝土管(31)紧贴,从而形成底层(3);
S6.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3:3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二,并将混合料二铺设在底层(3)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35cm,从而形成缓冲层(4);
S7.将两个侧移石(51)铺设在缓冲层(4)的上表面,使每个侧移石(51)远离倾斜面(511)的一面与对应的侧护板(21)紧贴,并使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存在空隙;
S8.在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填入2cm厚度的混合料二,然后在两个侧移石(51)之间放入下移石(52),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两腰与高所形成的两个平面分别紧贴两个倾斜面(511),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上底与高所形成的平面紧贴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所有侧移石(51)和下移石(52)形成内移层(5);
S9.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6:2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三,并将混合料三铺设在内移层(5)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三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cm,从而形成承接层(6);
S10.将所有混凝土板(71)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进行铺设,并使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间隔1cm;
S11.将水和土壤以重量比为1:6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四,在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以及混凝土板(71)与侧护板(21)之间的空隙中填入混合料四,从而形成顶层(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中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中亚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80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