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玻璃纤维的机制砂混凝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6715.4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兴;陈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理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18/12;C04B16/06;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20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制砂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 砌块 机制砂混凝土 玻璃纤维 新拌混凝土 常规配比 耐久性能 工作性 天然砂 细骨料 块体 尾矿 碎石 生产成本 力学 配制 混凝土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玻璃纤维的机制砂混凝土,包括常规配比的碎石、机制砂、水泥,所述机制砂为尾矿机制砂并作为混凝土的细骨料,机制砂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7d,28d抗压强度较天然砂相比强度无明显差异,且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砌块的块体密度基本保持不变,均在2001kg/m3‑2250kg/m3之间,采用机制砂配制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砌块的性能,除了对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稍有影响外,其对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砌块的力学及耐久性能均无明显降低,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可充分利用机制砂的资源,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玻璃纤维的机制砂混凝土。
背景技术
天然砂是一种地方性资源,具有分布不均匀、短时间内不可再生、不适宜长距离运输等特点,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由于过度开采等原因已导致天然砂资源接近枯竭,目前部分地区已禁采或限采天然砂,导致工程建设用砂的供需矛盾日渐凸显出来。机制砂混凝土作为目前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其应用于几乎所有的现代建筑中。其中,机制砂混凝土中所用的水泥形式多样,矿渣水泥即为其中的一种。由于这种机制砂混凝土充分利用了矿渣和钢渣,做到了变废为宝,从而曾经得以广泛推广。然而,钢渣水泥制备的混凝土具有其不可忽视的缺陷,即,其抗渗性、抗碳化能力均较差,致使其使用范围得到了极大限制。普通混凝土砌块是由水泥与集料按一定比例配合和水经搅拌、经成型机械加工成型,并在一定温湿条件下养护硬化,成为建筑墙体和其工程所用的砌块材料。常规混凝土砌块强度无法较大幅度提高且收缩较大。
玻璃纤维增强混凝土是对传统混凝土的重大突破,是一种环保型、集约型的新型材料。在节能、节料、工程经济、劳动保护以及环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玻璃纤维的机制砂混凝土,以尾矿细粉制成的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混凝土中添加玻璃纤维,提高混凝土强度及延展性能,具有抗渗性、抗碳化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玻璃纤维的机制砂混凝土,包括常规配比的碎石、机制砂、水泥,所述机制砂为尾矿机制砂并作为混凝土的细骨料,按重量份计,该混凝土的原料组成包括:水泥340-380份,机制砂1120-1360份,粒径为5-20mm的碎石600-800份,玻璃纤维10-30份,外加剂1-7份,水140-180份,所述机制砂细度模数为2.5-2.9、含泥量为0.4%、泥块含量小于1.4、石粉含量为3%、含气量为0、表观密度为2.63g/cm3,所述玻璃纤维为短切聚丙烯纤维,该玻璃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密度为0.91g/cm3,熔点为171℃,吸水率为0.05%。
作为优选方案,按重量份计,该混凝土的原料组成包括:水泥361份,机制砂1150份,碎石744份,玻璃纤维27份,外加剂3.5份,水144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加剂为聚羧酸减水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以尾矿机制砂代替天然砂,丰富了砂的来源,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为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可行的方案;
2.采用机制砂配制玻璃纤维的混凝土,除了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稍有影响外,其对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均无明显降低,既能有明显降低生产成本,又可充分利用机制砂的资源,保护环境;
3.添加玻璃纤维提高机制砂混凝土的表面强度和致密度,进而显著的机制砂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同时,玻璃纤维采用物理手段使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极大提高;
4.添加的聚羧酸除了起到减水剂的作用之外,该聚羧酸与石膏中的基钙离子反应形成聚羧酸钙,从而能够富集在水机制砂混凝土的表面,进一步提高了机制砂混凝土的表面强。
说明书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理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理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7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集料抗弯折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尾矿渣加气砖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