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三维网状碳基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6009.X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6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作泰;刘薇;李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J23/06 | 分类号: | B01J23/06;B01J23/745;B01J23/75;B01J21/18;C01B3/04;C02F1/30;C02F101/38 |
| 代理公司: | 广州德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1 | 代理人: | 陈晓妍;林玉旋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 骨架 衍生 材料 三维 网状 复合 光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三维网状碳基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该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包覆有连接剂的海绵材料:将海绵浸渍在连接剂溶液中,使海绵包覆有连接剂;连接剂选自氧化石墨烯、聚胺酯、聚丙烯酸、聚醚酰亚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海藻酸钠;制备负载有金属有机骨架的海绵材料:将包覆有连接剂的海绵材料干燥后浸渍在金属有机骨架溶液中,使金属有机骨架负载在连接剂上;热解负载有金属有机骨架的海绵材料,得到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三维网状碳基复合光催化剂。该复合光催化剂可有效光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光解水制氢,具有可控制体积大小的特点,且便于回收利用、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三维网状碳基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背景技术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的介孔晶体材料,它是由金属离子或者多核簇通过有机配位而形成的骨架结构。因MOFs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官能团可调制等特点,结构多样,性能多样,使得该材料在催化反应、储能和传感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由MOFs衍生的半导体催化剂材料,可保持原来MOFs材料模版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在光催化处理有机废水及光解水制氢领域极具应用前景。通常,MOFs及其衍生材料是微米或纳米级的粉体,将其投放到目标污水或产氢溶液中,分散性不佳,或者分散均匀后仍容易沉底,从而导致光催化剂效果不佳,且粉体材料的投放会存在不易回收和二次利用及后置处理,影响MOFs材料在实际污水处理和光催化制氢过程中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三维网状碳基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MOFs衍生半导体材料光催化效果不佳、使用后回收利用困难、实用性差等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三维网状碳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包覆有连接剂的海绵材料:将海绵浸渍在连接剂溶液中,使所述海绵包覆有所述连接剂;其中,所述连接剂选自氧化石墨烯、聚胺酯、聚丙烯酸、聚醚酰亚胺、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海藻酸钠;所述海绵为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海绵;
制备负载有金属有机骨架的海绵材料:将所述包覆有连接剂的海绵材料干燥后浸渍在金属有机骨架溶液中,使所述金属有机骨架负载于所述连接剂上;
热解:热解所述包覆有金属有机骨架的海绵材料,得到所述金属有机骨架衍生材料-三维网状碳基复合光催化剂。
进一步地,在所述制备负载有金属有机骨架的海绵材料的步骤中,所述金属有机骨架选自ZIF系列材料、MIL系列材料、IRMOF系列材料、CPL系列材料、PCN系列材料、UiO系列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材料。
优选地,所述金属有机骨架选自ZIF-67、ZIF-8或MIL-88B。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ZIF-67、ZIF-8、MIL-88B等金属有机骨架均为常见金属有机骨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法制备得到,例如采用蒸发溶剂法、水热或溶剂热法等常规方法得到,故不再进一步赘述。
可选地,所述海绵采用三聚氰胺海绵或聚氨酯海绵。
优选地,所述海绵为三聚氰胺海绵。
优选地,所述连接剂为氧化石墨烯。
进一步地,在所述制备包覆有连接剂的海绵材料的步骤中,所述氧化石墨稀溶液的浓度为0.5-3g/L。
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稀溶液的浓度为0.5-3g/L包括了该浓度范围内的任一点值,例如所述氧化石墨稀溶液的浓度为0.5g/L、1g/L、1.2g/L、1.5g/L、2g/L、2.5g/L或3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科技大学,未经南方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60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钛复合金属氧化物微/纳米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 下一篇:废气净化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