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口腔上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5935.5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1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姜虹;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燕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谷孝东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腔 上药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口腔上药装置,包括呈椭圆环状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透明硅胶片,所述透明硅胶片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插设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一端设有注射头,所述注射管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注射头的一侧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贯穿注射管的端部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固定环靠近推板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固定座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卡杆。本发明注射管的位置便于调节和固定,在注射过程中,医务人员手部的抖动不会影响注射管的位置,防止注射器与患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口腔上药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口腔上药装置是一种用于口腔内进行上药的装置,主要用于治疗口腔内溃疡、牙痛等症状,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之一。现有的口腔上药装置,采用直接向口腔内患处喷射药剂的方式,由于医务人员手部的抖动,注射管容易与患处接触,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医务人员手部的抖动,注射管容易与患处接触,从而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而提出的口腔上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口腔上药装置,包括呈椭圆环状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透明硅胶片,所述透明硅胶片上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内插设有注射管,所述注射管的一端设有注射头,所述注射管内滑动密封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注射头的一侧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贯穿注射管的端部并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固定环靠近推板的一侧等距设有多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转动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远离固定座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卡杆,所述注射管的外侧壁上等距设有多个与支杆端部对应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卡杆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壁上设有与卡杆对应的通口。
优选地,所述插口的内侧壁与注射管的外侧壁相互接触。
优选地,所述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活塞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环远离固定座的一侧包裹有硅胶接触垫。
优选地,所述支杆的两端均设有圆弧倒角。
优选地,所述卡槽靠近通口的内侧壁上设有圆弧过渡。
本发明注射管的位置便于调节和固定,在注射过程中,医务人员手部的抖动不会影响注射管的位置,防止注射器与患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口腔上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口腔上药装置的顶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环、2透明硅胶片、3注射管、4注射头、5活塞、 6活塞杆、7推板、8固定座、9支杆、10卡杆、11收纳槽、12卡槽、 13通口、14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燕,未经李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塞露医用辅助注射器
- 下一篇:内科护理消毒棉取用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