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5348.6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1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圣川;刘宇轩;康国政;胡雅楠;刘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15/00 | 分类号: | B61F15/00;B61H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张红平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箱 轮座 车轴本体 铁路车轴 间隔设置 铁轨 轨道交通工具 标准轨距 车轮磨损 高应力区 轨道交通 使用效率 车轮 检修 噪音 维护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属于轨道交通领域。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包括车轴本体,车轴本体上根据标准轨距间隔设置有第一轮座和第二轮座;车轴本体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一轴箱座和第二轴箱座,第一轴箱座设置在第一轮座远离第二轮座的一侧,第二轴箱座位于第一轮座和第二轮座之间。这种铁路车轴装置在曲线半径较小的铁轨上运行的时候,由于车轮磨损较小,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车轮和铁轨之间产生的噪音,并且在工作的时候,车轴本体的高应力区较小,便于对车轴本体的检修和维护,提高轨道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心车轴大多采用经典的轴箱外置型,而城轨线路曲线半径较小,车辆过曲线时由于轮轨侧磨常发出刺耳的尖啸声,造成噪声污染,并且增加了车轮磨耗。轴箱内置型车轴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但是由于车轴所受载荷位置的不同,导致内置轴箱式车轴的临界安全截面位于车轴中部,并且高应力区的面积较大,这就加大了车轴裂纹检测的难度和工作量,非常不便于车轴的检修和维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铁路车轴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包括:
车轴本体,所述车轴本体上间隔设置有第一轮座和第二轮座;
所述车轴本体上还间隔设置有第一轴箱座和第二轴箱座,所述第一轴箱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轮座远离所述第二轮座的一侧,所述第二轴箱座位于所述第一轮座和所述第二轮座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轴本体上还设置有齿轮座,所述齿轮座设置在所述第一轮座和所述第二轮座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轴本体上还设置有制动盘座,所述制动盘座设置在所述第二轮座远离所述第一轮座的一侧。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箱座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轮座的一端,所述齿轮座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一轮座的一端,所述齿轮座和所述第二轮座之间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座上安装有第一车轮,所述第二轮座上安装有第二车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齿轮座上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所述第一车轮之间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盘座上安装有制动盘,所述制动盘和所述第二车轮之间间隔设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车轴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沿着所述车轴本体的轴向贯穿所述车轴本体。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的轮缘内侧距为1353±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在工作的时候,由于第一轴箱座设置在第一轮座远离第二轮座的一侧,而第二轴箱座设置在第一轮座和第二轮座之间,和现有技术中的轴箱外置型的车轴相比,本申请的设计缩短了悬挂系统横向跨距,减小了转向架横向刚度,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减小车轮的磨耗。和现有技术中的轴箱内置型的车轴相比,本申请车轴本体在旋转弯曲载荷下的临界安全截面仍在卸荷槽处,高应力区较小,便于对车轴本体的检修和维护,利用这种混合轴箱布置的铁路车轴装置制成的轨道交通工具在曲线半径较小的铁轨上运行的时候,由于车轮磨损较小,从而可以有效降低车轮和铁轨之间产生的噪音,并且在工作的时候,车轴本体的高应力区较小,便于对车轴本体的检修和维护,提高轨道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轨距转向架的主动变轨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