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尼可调的强迫振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5332.5 | 申请日: | 2018-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邹垚;项汗林;黄敏;郑建强;杨道合;邓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柱 弹簧组 记忆金属合金 强迫振动装置 多层框架 阻尼可调 板体 传感器组件 动力响应 改变结构 支座组成 组件包括 包覆 测量 加深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的强迫振动装置,包括:多层框架组件、传感器组件,所述多层框架组件包括多个板体、所述相邻两个板体之间通过多根角柱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角柱由弹簧组和固定于所述弹簧组两端的支座组成;所述角柱上还安装有条状记忆金属合金用以包覆弹簧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以在角柱上添加条状记忆金属合金改变结构阻尼,可以用来做测量阻尼的实验,还可以通过不同阻尼情况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的变化来加深对阻尼的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框架教学实验模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可调的强迫振动多层框架教学实验模型装置。
背景技术
与本发明最相近的现有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框架实验模型及实验方法,该框架结构为双自由度体系。现有的双自由度体系的多层框架实验模型可以实现的功能有用于位移法实验、双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实验、双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实验和近似法求三层刚架基频实验。但是其缺点也很突出,那就是与实际结构相差较大,且结构阻尼不可变,用途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教学实验的多样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框架教学实验模型装置,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第一方面,一种阻尼可调的强迫振动装置,包括:多层框架组件2、传感器组件3,所述多层框架组件2包括多个板体4、所述相邻两个板体4之间通过至少三根角柱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角柱5由弹簧组6和固定于所述弹簧组6两端的支座7组成。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种情况为,所述支座7为L型支座7a或/和匚型支座7b,所述L型支座7a的一端与弹簧焊接,另一端留有预制孔,通过螺栓9与所述板体4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匚型支座7b的两端与弹簧焊接,中间留有预制孔,通过螺栓9与所述板体4的侧面固定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二种情况为,所述两端支座7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条状记忆金属合金8。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三种情况为,所述支座7边缘中心处设置有定位块10,用于将条状记忆金属合金8定位于所述支座7上。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四种情况为,所述多层框架组件2的顶部板体4、底部板体4连接的角柱5的支座7为L型支座7a,所述多层框架组件2的除顶部板体4、底部板体4之外的其余板体4连接的角柱5的支座7为匚型支座7b。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五种情况为,所述支座7同固定连接的所述板体4的上、下面之间设置有间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六种情况为,所述弹簧组6由至少一个弹簧组成。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七种情况为,所述板体4为中间镂空的四方形铁板。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八种情况为,所述角柱5为4个且设置于所述板体4的四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情况,在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九种情况为,所述角柱5的上下端支座7之间固定有4个条状记忆金属合金8,所述支座7的四周边缘中心处设置有定位块10,其所述4个条状记忆金属合金8将所述弹簧组6覆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5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仪表的振动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有偏心轴式震动器的车灯测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