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4913.7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汇风;葛宗强;李向兵;朱凌云;郭应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式双离合器 双离合器总成 测试台架 固定壳体 检测装置 液压系统 热电偶 无线测量模块 固定设置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 驱动机构 容置空间 使用寿命 线路连接 固定壳 输出端 检测 内壁 体内 测试 侵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其包括测试台架、固定壳体和液压系统,其中,测试台架中设置有驱动机构;固定壳体固定设置在测试台架上,固定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双离合器总成的容置空间,固定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双离合器总成片间温度的热电偶,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测试台架相连;液压系统与双离合器总成相连。本发明提供的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通过使双离合器总成在固定壳体中来实现对片间温度的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线测量模块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失效的问题,且本发明提供的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为一种通过线路连接来实现测试的方案,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不易受温度、振动等环境因素的干扰和侵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开始进行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的研发,同时其凭借高效率、换挡快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而对于匹配有DCT变速箱的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离合器烧蚀是极其严重的故障问题;为了避免该问题,各大主机厂通常是增加离合器温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离合器片间温度,从而对离合器进行保护,其中,离合器片间温度的检测是搭建离合器温度模型的最重要环节,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直接影响温度模型计算精度。
现有的汽车主机厂一般使用无线检测模块进行离合器片间温度的检测,无线检测模块无需将离合器内部的温度传感器连接到外面,只需将测量得到的温度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协议进行传输,并通过接收模块进行接收;整体的传感器、采集模块等布置较为简单可靠,无需对变速箱进行额外的改制。
但是,无线测量模块为注塑件,通过螺栓进行紧固。其需要长期在高转速、高温及油腐蚀的工作环境下工作。而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力、受高温等影响,会出现脱落等失效问题,并且工作过程中传感器断裂等问题也需要更换整个新的无线模块,而单个无线模块单价一般都在50万以上,使用成本极高,无法得到广泛地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以实现对离合器片间温度的有线检测,提高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其中,包括:
测试台架,所述测试台架中设置有用于驱动双离合器总成运转的驱动机构;
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试台架上,所述固定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双离合器总成的容置空间,所述固定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双离合器总成片间温度的热电偶,所述热电偶的输出端与所述测试台架相连;
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与所述双离合器总成相连,用于对所述双离合器总成提供压力油。
如上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所述双离合器总成相连,所述连接轴用于将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的扭矩传递至所述双离合器总成上。
如上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导电滑环,所述导电滑环的一侧与所述测试台架相连,所述导电滑环的另一侧与所述热电偶相连。
如上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容置空间包括安装腔和离合器腔,所述安装腔与所述离合器腔相接的位置设置有台阶面,所述双离合器总成设置在所述离合器腔中,所述驱动机构伸入到所述安装腔中;
所述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台阶面上,用于对所述离合器腔中的油液密封;
所述密封板上设置有轴承孔,所述双离合器总成通过所述轴承孔与所述连接轴相连。
如上所述的湿式双离合器总成的检测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密封板上朝向所述离合器腔的一侧沿所述轴承孔轴线的方向延伸有支撑凸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4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