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类胚胎冷冻载杆液氮下辅助安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4465.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69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饶金鹏;金敏;邱枫;金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类 胚胎 冷冻 液氮 辅助 安全 对接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类胚胎冷冻载杆液氮下辅助安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冷冻载杆的保护帽套嵌入圆柱形孔道进行限位固定,而同时将冷冻载杆置于横槽并相向对接,使得整个对接过程于预先路径设置好横槽上完成,不需要用肉眼进行液氮下对接观察,且能保证一次成功,有效避免了传统方法对胚胎或人员的潜在伤害,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人类胚胎冷冻载杆液氮下辅助安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全面“二孩”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女性有生育方面的需求。但由于年龄增大、环境污染、工作生活压力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当前我国每7对夫妇中约有1对无法进行正常生育,这就不得不借助辅助生殖(试管婴儿)技术。
而在胚胎实验室进行IVF-ET(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操作时,往往会出现可利用胚胎数目大于移植胚胎数目或女方子宫内膜未处于最佳胚胎移植期等情况,此时就必须对胚胎进行冷冻保存操作。目前,胚胎冷冻主要分为程序化冷冻和玻璃化冷冻。玻璃化冷冻相较于程序化冷冻因不需要购置昂贵的程序化冷冻仪,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冷冻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大多数胚胎实验室所采用。
但实验室人员在进行胚胎玻璃化冷冻的过程中也会碰到一些困难,其中一个便是于液氮下完成加载胚胎的冷冻载杆和保护帽套之间的对接。目前辅助生殖实验室采用的普遍方法是:实验人员手持两把镊子,一把夹住冷冻载杆的中段,另一把夹住保护帽套的中段,然后于液氮下将载杆载有胚胎的一端插入到保护帽套中以完成对接。但是由于整个对接过程必须通过肉眼进行观察,而胚胎实验室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光照对胚胎的潜在伤害,整个操作环境是较为昏暗的,加之液氮具有挥发性,液氮上方的氮蒸汽会阻碍视线的观察,液态氮和空气之间光线还会发生折射,导致整个肉眼观察下的操作较为困难。实验人员不可能将冷冻载杆和保护帽套深入液氮下过深的位置进行对接,因为载杆越深反射到眼睛的光就越微弱,观察越困难;实验人员也不能将冷冻载杆和保护帽套浸入液氮过浅,因为一旦镊子夹持不到位,载杆载有胚胎的一端浮出液面将对胚胎造成致命的伤害。而即便载杆和保护帽套位于液氮下恰当的位置,由于以上提到的光线昏暗、液氮挥发、界面折射等因素的影响,对接过程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才能完成,而这就存在在反复对接过程中保护帽套无意触碰到胚胎的风险。此外,实验人员为了保证对接效果、更好地看清对接位置会将头尽可能地贴近液氮液面进行观察,而与此同时实验人员也吸入了更多的挥发出的液态氮,长久操作对身体造成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要肉眼观察便能一次性完成对接操作的人类胚胎冷冻载杆液氮下辅助安全对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人类胚胎冷冻载杆液氮下辅助安全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安全对接装置包括横卧部和与所述的横卧部顶部固定连接的竖直部,所述的竖直部略高于所述的横卧部并与所述的横卧部构成“L”型结构,所述的横卧部上表面设有若干个平行排布的横槽,所述的横槽与所述的竖直部相垂直并成直线型,所述的竖直部内与所述的横槽相对应的位置都设有一端开口的孔道,所述的孔道与所述的横槽相连接,所述的孔道设在所述横槽的延伸线上,所述的横槽的大小与所述的孔道相匹配。
进一步,相邻横槽之间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所述横槽的截面为半圆形。
再进一步,所述孔道为圆形。
再进一步,所述横槽个数为5。
再进一步,所述横槽的长度为20cm,半径为1.5mm。
再进一步,所述孔道的深度为5cm,所述孔道的半径为1.5mm。
更进一步,所述单个横槽表面设有各自不同的颜色标记。
更进一步,所述竖直部上与所述横槽对应位置的表面刻有与所述横槽颜色相匹配的字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4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