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关节机器人跟踪模糊控制设计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4314.5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6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林瑞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理工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郭福利;魏思凡 | 
| 地址: | 36102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关节 机器人 跟踪 模糊 控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两关节机器人跟踪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搭建两关节机器人系统,所述两关节机器人系统包括两台永磁直流电机、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所述第一关节和所述第二关节铰接,且两台所述永磁直流电机分别驱动所述第一关节和所述第二关节进行旋转;
S2,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所述两关节机器人系统的数学模型,所述数学模型属于一个具有强耦合的非线性系统;中,所述两关节机器人系统的数学模型为:
其中,θ=[θ1 θ2]T,ω=[ω1 ω2]T,
u1、u1分别为两个电动机的电枢电压;ω1、ω2分别为两个电机的角加速度,θ1、θ2分别为两个电机的角速度,Tm1、Tm2分别为两个电磁转矩;l1、l2分别为第一关节与第二个关节的臂长,lg1、为第一关节到该关节臂质心的距离,lg2为第二个关节到该关节臂质心的距离;m1、m2分别为第一关节臂的质量和第二关节臂的质量;I1、I2分别为第一关节臂的瞬时惯性和第二个关节臂的瞬时惯性;Bm1、Bm2分别为两个电动机的粘滞系数;
S3,基于所述数学模型以及模糊模型的表达方法,将所述非线性系统转化为模糊系统;
S4,基于所述两关节机器人系统的测量信号,设计追踪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
S5,设计δ算子模糊滤波器,用于过滤测量噪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关节机器人跟踪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两关节机器人的末端进行位置建模,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关节机器人跟踪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定义以下的测量变量作为所述模糊系统的前件变量:
θ1,θ2,cosθ1,cosθ2,sinθ1,sinθ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关节机器人跟踪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线性系统通过δ算子T-S模糊模型表示为:
其中,x(t)=[θ1 θ2]T,z(t)=[X Y]T代表两关节机器人的末端坐标,αi(t)为T-S模糊系统的隶属度函数,{Ai,Bi,Ci,Di}为两关节系统矩阵,u(t)为输入的电枢电压,ω(t)为输出通道的扰动信号,z(t)为系统的调控输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关节机器人跟踪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追踪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的构造如下:
其中,Ki为系统的控制器增益,yd为两关节机器人的平面坐标参考状态,且假定yd=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关节机器人跟踪模糊控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追踪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的公式(4)代入到模糊模型的公式(3),得到所述追踪模糊输出反馈控制器的闭环模糊控制系统: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理工学院,未经厦门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431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