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震万向斜拉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3901.2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7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杨;陈希林;邵山;刘永祥;陈文宝;何方圆;李雪;宋长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6 | 分类号: | F16C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郭亚芳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震 支吊架 球头连杆 斜拉连接件 连接底座 斜拉杆 万向 多角度安装 单向旋转 连接支座 承接面 可转动 球头端 斜拉件 建筑物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震万向斜拉连接件,涉及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的斜拉连接件只能单向旋转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连接底座以及球头连杆,球头连杆的球头端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支座上,球头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连接,连接底座用于与建筑物承接面连接。本发明用于抗震支吊架的安装,能够保证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多角度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抗震支吊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万向斜拉连接件。
背景技术
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并批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2014)》为国家标准,自2015年8月1日起实施。由此中国的建筑机电行业在抗震领域就有了国家标准,提高了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
抗震支吊架是对机电设备及管线进行有效保护而采取的重要抗震措施,其构成由锚固件、垂直承重吊杆、斜撑杆(即斜向防晃支撑)以及斜拉连接件组成。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系统普遍应用于平顶结构的建筑中,当建筑为弧顶结构时,抗震支吊架的斜撑杆由于斜拉连接件只能单向旋转,不能与承重垂直吊杆连接,因此在弧等异形顶的抗震支吊架安装时,通常都省略了斜撑杆的安装,这种情况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万向斜拉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抗震支吊架的斜拉连接件只能单向旋转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万向旋转、紧固锁定)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的抗震万向斜拉连接件,包括连接底座以及球头连杆,所述球头连杆的球头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连接支座上,所述球头连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抗震支吊架的斜拉杆连接,所述连接底座用于与建筑物承接面连接。
可选的,所述球头连杆包括转球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转球固定连接,所述转球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连接底座内,所述球头杆另一端伸出所述连接支座设置并能以所述转球圆心为基点自由旋转。
可选的,所述连接底座内部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转球的腔室,所述连接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转球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另一端伸出所述通孔设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杆能相对所述通孔活动。
可选的,所述转球部分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转球另一部分通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腔室外,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球另一部分上。
可选的,所述腔室为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圆柱形空腔的下端面设置为球面,所述球面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所述通孔开设在所述球面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上端面设置为平面或球面,且所述平面或所述球面与所述转球接触设置;所述圆柱形腔室的上端面为球面时,所述球面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腔室为球形空腔,所述球形空腔的直径与所述转球的直径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连接底座包括上底座以及下底座,所述上底座与下底座之间通过松紧调紧装置连接,所述腔室一部分位于所述上底座内另一部分位于下底座内,所述通孔开设在下底座上,其中:当调松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时,所述转球能够在所述腔室内转动;当调紧所述松紧调节装置时,所述转球不能在所述腔室内转动。
可选的,连接底座上设置有锁定端子,所述锁定端子能够深入所述腔室内,所述锁定端子深入腔室内时挤压所述转球使其不能转动。
本发明通过在连接底座内设置空腔,然后在空腔内设置可自由转动的球头连杆,实现了斜拉连接件中的球头连杆的另一端可以向各个方向自由转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抗震斜拉连接件只能单向旋转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39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