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主路径规划的交通疏导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3284.6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刘广达 |
| 地址: | 100088 北京市西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信息 交通 交通疏导系统 自主路径规划 分析处理 获取模块 疏导 调度 拥堵 信息发送模块 预设时间段 车辆调度 调度信息 发送调度 路径入口 通信连接 路段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的自主路径规划的交通疏导系统和方法,其中系统包括:车辆信息获取模块,设置在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各交通路径的车辆信息,其中,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数量、车辆速度;车辆调度模块,与所述车辆信息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车辆信息,并对所述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的当前车辆的调度方案;信息发送模块,根据所述调度方案向所述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的当前车辆或者是交通路径入口的疏导设施发送调度信息,以令所述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的当前车辆根据所述调度信息进入相应的路段。本发明通过对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可以提前对车辆进行疏导,并当发生交通拥堵时,对车辆进行调度,能够实现对交通拥堵的快速疏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主路径规划的交通疏导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出行、上班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
随着数量的逐渐增大,汽车对人们日常生活造成的困扰也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随着城区车辆交通量的增大,交通拥堵的现象也日益严重,一方面,为人们的出行安全带来隐患,另一方面,交通拥堵影响出行效率,从而间接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交通疏导通常依赖于红绿灯,在高峰时段,甚至依赖于交警进行疏导。但是,通过红绿灯或者交警并不能有效防止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即使在出现交通拥堵后,也不能快速疏导。
更具体来说,现有的疏导方式之所以不能有效克服拥堵,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方式只针对拥堵点进行通行和禁行的交替控制,但却没有实现车辆数量与道路交通容量的最优化匹配。事实上,每一条道路都有其交通容量的上限,在上限以内则车辆可以正常通行,但如果道路的车辆数量高于该上限,就会出现车行缓慢并最终演化为拥堵;进而,拥堵造成该道路的车辆输出能力减弱,而车辆持续输入继续造成该道路上车辆数量的增加,导致该道路的拥堵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车辆具有向特定通行路径和特定目的地聚集的特点,当车辆聚集至某一特定目的地的某一特定道路直到发生拥堵的过程中,周边其它可以通往该目的地或者其附近地点的道路(例如目的地对向的道路)可能仍然处于交通容量未饱和的状态。可见,为了有效缓解和消除拥堵,只针对拥堵点本身进行疏导作用非常有限,其关键是要加强对拥堵道路周边的指向特定目的地的道路资源的科学运用,通过疏导分流,降低拥堵道路的车辆输入量,提高通行效率。并且,疏导分流要考虑拥堵点周边道路的道路容量和车辆数量的影响,避免形成新的堵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主路径规划的交通疏导系统和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有效防止交通拥堵现象的出现,即使在出现交通拥堵后,也不能快速疏导的技术问题,以使交通变得流畅。
本申请利用学习与反馈算法,根据拥堵程度确定疏导点范围,按照疏导点及道路路径组织传导网络,并且通过虚拟迭代推演疏导点对车辆数量的调节系数及其影响,实现拥堵点周边车辆数量与道路交通容量的最优化匹配,改善拥堵点周边整体的通行效率,最终协调拥堵点所在道路的输入车辆数量和输出车辆数量,达到消除拥堵之目标。
基于上述目的,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自主路径规划的交通疏导系统,包括:
车辆信息获取模块,设置在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进入所述各交通路径的车辆信息,其中,所述车辆信息包括车辆数量、车辆速度;
车辆调度模块,与所述车辆信息获取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所述车辆信息,并对所述车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生成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的当前车辆的调度方案;
信息发送模块,根据所述调度方案向所述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的当前车辆或者是交通路径入口的疏导设施发送调度信息,以令所述各交通路径的入口的当前车辆根据所述调度信息进入相应的路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信息获取模块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32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告警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黄灯两难区风险评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