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3016.4 | 申请日: | 2018-04-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5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龙森;柳树;罗小春;欧小平;巫志清;熊亮;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F19/00 | 分类号: | G07F19/00;G07D11/225;G06F21/36;G06K7/1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沃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7 | 代理人: | 于志光;郭梦霞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码 取款 安全 验证 方法 及其 系统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方法,适用于安装有二维码识别器的自助取款设备,该方法包括:在预先确定的显示区域生成校验二维码,其中,预先确定的显示区域位于自助取款设备的显示界面,且为二维码识别器可识别的区域;若在预定义的第一时间段内,获取到二维码识别器返回的校验码,且若该校验码与生成的校验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若在预定义的第一时间段内,获取不到二维码识别器返回的校验码,或者,获取的校验码与生成的校验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不匹配,则确定验证不通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能够提高二维码取款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助取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使用二维码进行自助取款指的是不需使用银行卡、依靠自助取款设备识别终端二维码进行自助取款的方法,由于其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目前,二维码自助取款主要由安装于银行自助取款设备上的二维码识别器识别取款终端显示的二维码,进行用户身份验证,其在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例如不法份子可以通过改装或加装银行自助取款设备上的二维码识别器,来盗取用户的取款信息,并根据盗取的信息替代用户再次向银行发起取款请求等。因此,二维码自助取款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方法及其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提高二维码取款的安全性。
首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方法,适用于安装有二维码识别器的自助取款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A10,在预先确定的显示区域生成校验二维码,所述显示区域位于所述自助取款设备的显示界面,且为所述二维码识别器可识别的区域;
A20,若在预定义的第一时间段内,获取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器返回的校验码,且若该校验码与生成的校验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相匹配,则确定验证通过;
A30,若在预定义的第一时间段内,获取不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器返回的校验码,或者,获取的校验码与生成的校验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不匹配,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校验二维码为动态二维码;所述动态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为根据预先设置的编码校验规则,编码生成的在预设编码范围内的任意编码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30可替换为,如下步骤:
若在所述第一时间段内,获取不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器返回的校验码,或者,获取的校验码与生成的校验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不匹配,则在预定义的第二时间段内,在所述显示区域周期性生成校验二维码;
若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获取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器返回的校验码、且获取的检验码与对应生成的动态检验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概率大于预设的概率阈值,则确定验证通过;
或者,若在所述第二时间段内,获取到所述二维码识别器返回的校验码、且获取的校验码与对应生成的校验二维码记录的数据信息相匹配的概率,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概率阈值,则确定验证不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预先设置的编码校验规则包括SM2编码规则、DES编码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A30还包括如下步骤:
若确定验证不通过,则向所述二维码识别器发送停止识别的指令,并向用户发出安全预警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自助取款设备,所述自助取款设备上安装有二维码识别器;所述自助取款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系统,所述二维码取款安全验证系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30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