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破窗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92099.5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7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毕一沣 | 申请(专利权)人: | 毕一沣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智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5 | 代理人: | 刘迪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丝杠 移动齿条 破击锤 释放键 复位键 破窗器 齿谷 力柄 储能装置 固定设置 互相连接 机械压力 破窗装置 破窗作业 前端设置 事故发生 轴向设置 螺旋齿 相邻齿 滑动 伸缩 车内 齿条 传动 后车 斜块 逃生 升高 受伤 延伸 力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窗器,包括外壳、破击锤和螺旋丝杠,所述破击锤在外壳上固定设置的卡轨内滑动,所述破击锤包括前端的破击尖端,以及后端互相连接的蓄力柄和机械压力储能装置,所述蓄力柄下面设置有蓄力齿条;所述螺旋丝杠的螺旋齿沿轴向设置有可以向轴心伸缩的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前端设置有复位键,后端设置有释放键,所述释放键和移动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复位键和释放键为沿齿谷延伸的由齿谷向相邻齿峰升高的斜块。本发明通过螺旋丝杠传动,使用较小的力量既能完成蓄力,有效的避免了事故发生后车内人员由于紧张、受伤等问题,或者车内人员年龄较小无法正确操作现有技术的破窗装置完成破窗作业,独立实现逃生目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辅助逃生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破窗器。
背景技术
破窗器是一种安装在封闭舱室里的辅助逃生工具,一般安装于于汽车等封闭舱室内容易取到的地方,当汽车等封闭舱室出现火灾或落入水中等紧急情况下,可以方便取出并砸碎玻璃窗门以顺利逃生。一般分为手动或自动,常见的比如公共交通工具上配备的安全锤,但这些用具往往需要很大的力气和正确的实用技巧才能有效的破坏玻璃,现有技术也有使用电动或压缩气体作为动力固定在合适的位置对玻璃进行破坏,这样使得破窗的效率更高,但这些往往一次性的,对于我国常见的贴膜玻璃一次破窗未成功的时候就无能为力了,且常常由于供电故障或动力损失造成无法正常工作。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771104A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弹簧破窗器,包括筒体,其一端固接有筒盖,且筒体的侧壁上设有卡孔,卡孔的两侧设有两个相对于筒体的轴线对称的支耳;触发筒,其套装在筒体的外侧,且与筒体滑动连接;锥头,其置于筒体内,且与筒体同轴;锥头的侧壁上设有螺旋槽;手柄,其置于筒体外,且通过连接杆穿过筒盖与锥头固接;定位件,其一端穿过卡孔与螺旋槽相配合,另一端与触发筒的外侧壁相抵,中部通过轴与支耳铰接;弹簧,其套装在连接杆上,且置于锥头与筒盖之间。本发明所述的可重复使用的弹簧破窗器,操作简单省力,能够快捷的在紧急情况下完成破窗逃生,保障了使用者的安全。同时,能够在破窗时更好的与玻璃贴合定位,对破窗起到协助作用。德国专利公开号EP1372787B1提供了一种玻璃破碎装置,包括:壳体;安全护套,滑动地设置在外壳中;尖头至少部分安装在壳体中;安全护套弹簧,用于偏置外壳,使安全护套偏置到准备好的位置;与外壳偏置以使钉向断裂位置偏置的尖峰弹簧;其中,壳体向玻璃窗格移动。将所述安全护套弹簧和所述尖峰弹簧压缩至所述安全护套脱离所述安全护套后,将所述尖头释放到所述尖峰弹簧的催促下,并促使玻璃破碎。
然而,这些破窗工具需要大力按压或拉伸才能有效的完成蓄力工作,使得车内人员在紧张、受伤或其他无法正确用力的情况下,则不能实现破窗作业,无法完成逃生目的,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破窗器,通过螺旋丝杠传动,使用较小的力量既能完成蓄力,有效的避免了事故发生后车内人员由于紧张、受伤等问题,或者车内人员年龄较小无法正确操作现有技术的破窗装置完成破窗作业,独立实现逃生目的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破窗器,包括外壳、破击锤和螺旋丝杠,所述破击锤在外壳上固定设置的卡轨内滑动,所述破击锤包括前端的破击尖端,以及后端互相连接的蓄力柄和机械压力储能装置,所述蓄力柄下面设置有蓄力齿条;所述螺旋丝杠为中空结构,其两端设置有轴承,所述螺旋丝杠的螺旋齿沿轴向设置有可以向轴心伸缩的移动齿条,所述移动齿条前端设置有复位键,后端设置有释放键,所述释放键和移动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复位键和释放键为沿齿谷延伸的由齿谷向相邻齿峰升高的斜块,所述复位键和释放键之间设置有使其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压力储能装置为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压力储能装置为储气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毕一沣,未经毕一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20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防护性能高的电动汽车
- 下一篇:用于后排座椅的车顶安装的安全气囊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