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地利用转型初始条件数据可视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2001.6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6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绪冰;伍超群;岳桥兵;余晶;王凯;李瑞智;吴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6F16/248 | 分类号: | G06F16/248;G06Q10/04;G06Q50/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冯必发;金慧君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利用 转型 初始 条件 数据 可视化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地利用转型初始条件数据可视化系统,包括: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地区历史期间的实际土地利用指标数据和规划土地利用指标数据;显性转型方向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历史期间和预测期间的土地利用指标数据计算出预测期间初年和末年的土地利用预测值,并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方向预测准则判断出显性转型方向;隐性转型方向判断模块,用于计算集约利用度,并依据土地隐性转型方向预测规则判断出土地隐性转型方向;转型方向判断模块,用于依据短板理论预测规则判断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利用历史期间土地利用的统计的实际指标数据及规划数据,对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和土地利用转型模式进行预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资源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地利用转型初始条件数据可视化系统。
背景技术
土地利用转型是指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转型相对应的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变化,土地利用形态又包括显性形态和隐性形态两种形式。而土地利用转型可基于建设用地、耕地、生态用地三种用地类型,从显性转型和隐性转型两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转型方向,进而预测出土地利用的转型模式。
但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以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模式为导向的土地利用转型初始条件数据可视化的系统,由此导致对土地利用转型的发展趋势及影响趋势分析效率较低,对于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与未来发展需求的适应性程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并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数据维护等有着综合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土地利用转型初始条件数据可视化系统。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地利用转型初始条件数据可视化系统,包括:
数据库,用于存储目标地区历史期间的实际土地利用指标数据和规划土地利用指标数据;
显性转型方向判断模块,用于由数据库中读取的历史期间初年的土地利用实际值和规划值、预测期间初年的土地利用实际值和预测期间末年的土地利用规划值,计算出预测期间初年和末年的土地利用预测值,预测期间为历史期间后的若干年,由预测期间初年的土地利用实际值与预测值、预测期间末年预测期间末年的土地利用预测值和历史期间初年至预测期间末年的土地规划方向依据土地利用规划方向预测准则判断出显性转型方向;
隐性转型方向判断模块,用于由数据库中读取历史期间的实际土地利用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计算集约利用度,由集约利用度依据土地隐性转型方向预测规则判断出土地隐性转型方向;
转型方向判断模块,用于由土地显性转型方向和土地隐性转型方向依据短板理论预测规则判断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转型模式判断模块,用于由土地利用转型方向依据目标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判断出土地利用转型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显性转型方向判断模块根据历史期间初年土地利用规划值和预测期间末年规划值计算出土地利用动态度,再由历史期间初年土地利用实际值计算出预测期间初年和末年的土地利用预测值。
进一步地,所述显性转型方向判断模块的土地利用预测期间末年方向预测准则具体为:
若预测期间土地利用初年实际值预测期间末年土地利用预测值,土地规划方向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显性转型方向均为控制规模;
若预测期间初年土地利用预测值预测期间初年土地利用实际值预测期间末年土地利用预测值,当土地规划方向为增加时,显性转型方向为控制增幅,当土地规划方向为减少时,显性转型方向为控制减幅;
若预测期间初年土地利用实际值预测期间初年土地利用预测值,土地规划方向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显性转型方向均为适度增长。
进一步地,所述隐性转型方向预测规则为:以预设的集约利用度为标准值,若土地集约利用度大于标准值时土地隐性转型方向为保持集约利用度,否则土地隐性转型方向则为提升集约利用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20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刚性防浪林布局设计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预测时间的多出口疏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