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医疗器械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1632.6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21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佳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禹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苏雪雪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头 分离转盘 负极片 正极片 回收箱体 磁铁层 加热区 陶瓷层 智能医疗器械 回收系统 间隔设置 输液器 漏网 料斗 吸附 针管 发热 通电 电源负极连接 电机连接 电源正极 离心作用 投放 转轴 转动 镶嵌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医疗器械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箱体,在回收箱体的上面一侧设有输液器投放料斗,所述输液器投放料斗下方的回收箱体内设有针头分离转盘,所述针头分离转盘下方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所述针头分离转盘上设有多个针头加热区和针头漏网区,所述针头加热区和针头漏网区间隔设置,所述针头加热区底层设有磁铁层,在磁铁层上设有陶瓷层,在陶瓷层内镶嵌有多个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与电源正极连接,负极片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间隔设置,在针头分离转盘不断转动时,当针头被磁铁层吸附在陶瓷层上,针头会吸附在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上通电,针头通电后会发热,在针管的离心作用下,发热后的针头和针管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医疗器械回收系统,特别涉及一次性输液器的安全回收。
背景技术
一次性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医疗机构为防止输液器流向社会二次使用,基本上皆采用将用过的输液器全部回收,集中处理。但是在收集回收后,输液器中的残留药液常流淌在地面上,造成污染,且在回收过程中,针头容易划破手指,给护理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医疗器械回收系统,解决一次性输液器在回收过程中容易使残留药液常流淌造成污染,同时在回收及处理过程中针头容易给回收人员造成扎伤风险的问题,另外还针对现有采用人工将针头剪掉收集,针头上还依然留有一段输液管,造成后续针头单独回收处置,还需要再次将该段输液管去掉,费时费力,造成回收成本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智能医疗器械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箱体,在回收箱体的上面一侧设有输液器投放料斗,所述输液器投放料斗下方的回收箱体内设有针头分离转盘,所述针头分离转盘下方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所述针头分离转盘上设有多个针头加热区和针头漏网区,所述针头加热区和针头漏网区间隔设置,所述针头加热区底层设有磁铁层,在磁铁层上设有陶瓷层,在陶瓷层内镶嵌有多个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与电源正极连接,负极片与电源负极连接,所述正极片和负极片间隔设置,在针头分离转盘不断转动时,当针头被磁铁层吸附在陶瓷层上,针头会吸附在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上通电,针头通电后会发热,在针管的离心作用下,发热后的针头和针管分离,在针头分离转盘下部设有针头漏斗,针头漏斗下方设有针头回收箱;
在针头分离转盘右侧设有针管导出斗,针管导出斗对应的针头分离转盘上设有针头刷,通过针头刷将吸附在磁铁层上的针头刷到针头漏网区掉落,在针管导出斗底端位置设有上辊筒和下辊筒,所述上辊筒通过皮带与辊筒电机传动连接,所述上辊筒和下辊筒上均设有刺破针管的尖锥,在上辊筒和下辊筒外侧设有震动筛,震动筛外端设有针管回收桶,在上辊筒、下辊筒及震动筛下方设有药液导流斗,药液导流斗下方设有药液回收箱,针管从针头分离转盘上通过针管导出斗进入上辊筒和下辊筒之间的传送通道,通过上辊筒和下辊筒将针管错乱扎孔后,在震动筛的震动下将针管内的残留药液振出,然后针管进入针管回收桶内集中回收处理。
本发明一种智能医疗器械回收系统,采用智能控制,全程对输液器的回收智能化控制,无需医务人员手动取针和收集残留药液,通过设置针头分离转盘,针头分离转盘可以将通过输液器投放料斗投入的输液器搅拌转动,通过转动及搅拌辊使输液器在针头分离转盘不断翻动,使针头吸附在针头分离转盘上,当针头被磁铁层吸附在陶瓷层上,针头会吸附在相邻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上接通正负极,针头通电后会发热,在针管的离心作用下,发热后的针头和针管分离,完全通过自动使针头和针管分离,针头的金属部分独自与针管分离,避免了采用人工剪去,针头上还依然留有一段输液管,造成后续针头单独回收处置,还需要再次将该段输液管去掉,费时费力,造成回收成本提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禹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禹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16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