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作战飞机战伤备件重要度的排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90485.0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6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裴扬;赵倩;薛梦莲;尚柏林;宋笔锋;艾俊强;任云松;张宁;孙海军;李军;党举红;郭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0;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备件 战伤 排序 重要度 飞机 作战飞机 杀伤 初始参数 定义部件 发生概率 排序结果 生存概率 系统性能 中间状态 致命性 打击 攻击 概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战飞机战伤备件重要度的排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飞机被攻击的方向,定义部件杀伤的初始参数;确定每个部件遭受N次打击后的杀伤概率和生存概率;确定飞机的独立存在状态j及飞机受到N次打击后各独立存在状态的发生概率;给定各独立存在状态j的系统性能aj;确定飞机各余度致命性部件的Griffith重要度WI1G(i);排序。优点为:本发明给出的战伤备件重要度排序方法,不仅考虑了飞机的中间状态还考虑了飞机的性能,最后给出飞机战伤备件排序,排序结果更为客观准确,在对飞机战伤备件进行重要度排序后,有助于更为简单快速的确定战伤飞机的备件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作战飞机战伤备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作战飞机战伤备件重要度的排序方法。
背景技术
战斗损伤简称战伤,是指飞机在作战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地方武器系统的袭击使其部件遭受破坏或是功能严重下降而影响使用效能的一种状态。对于战伤飞机的修复和故障排除,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就是换件。通过快速供应充足的备件,保证飞机的快速出动和高强度出动。按照飞机部件战伤规律确定需要备份的部件以及合理的备件量,不仅可以保证飞机在战伤时具有足够的修理备件,确保抢修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可以避免由于备件储备过多而造成的浪费。
为了解决战时所需备件的种类和数量,80年代后期,美国空军采用计算机模拟与实弹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作战情景,对不同型号飞机的战伤情况、战伤修理的工时和人力以及所需备件进行了研究。该项研究成果可以灵活地分析各种作战情景、战伤情况,并决定战时备件供应要求,对保证及时供应所需备件十分有益。美国空军在抢修型设计中使用一个战伤模拟器、一个战伤修理数据库和一个修理数据存储器。战伤模拟器的输入数据包括飞机、导弹战斗部和引信的详细数据,输出数据是每次作战飞机的生存率和战伤分布统计表。我国空军1994年后制定了《飞机战伤抢修研究规划》,内容包括基本理论研究等,要求建立我军主战机种战斗损伤预测模型,研究战伤分布规律与战损、战伤的评估标准,估算现代化战争条件下飞机战伤与战损的比例,预测备件消耗等。
近几年许多学者提出了与性能相关的重要度。用于分析部件对于系统性能提高的影响,Griffith详细的介绍了系统性能的概念。Wu和Chan定义了一种新的重要度效用函数,并介绍多态系统的性能函数的最优化方法。Zio等学者利用重要度方法来决定铁路方面的优先次序,从而可以提高铁路网络的性能。西北工业大学的胡一繁在《飞机战伤备件需求模型》中结合反恐系统威胁特性、部件战伤概率、以及备件类型,得到了单次出动部件战伤的概率,接着运用概率论的方法,建立了飞机战伤备件的需求模型,根据需求模型,给出飞机战伤备件的需求数量。
为保证飞机的战备完好性和持续出动强度,需要科学地确定战伤飞机的备件需求。目前给出的各类战伤备件需求确定方法,考虑的因素较少,导致需采用非常繁琐的算法,才能确定战伤备件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作战飞机战伤备件重要度的排序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战飞机战伤备件重要度的排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飞机的战伤备件模型,包括:
将飞机部件划分为致命性部件和非致命性部件;致命性部件进一步划分为余度致命性部件和非余度致命性部件;其中,余度致命性部件和非致命性部件属于待排序的战伤备件;
假设余度致命性部件的数量为x个,依次记为:C1、C2,…,Cx;x为偶数,并且,部件C1和部件C2互为余度部件,部件C3和部件C4互为余度部件,…,部件Cx-1和部件Cx互为余度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西北工业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