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90348.7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70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亚平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9/02;A61P29/00;A61K35/6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肩周炎 中药药剂 治疗 马钱子 乌药 地黄 补脾益气 中药配方 中药原料 重量份数 杜仲 地锦草 海风藤 黑芝麻 鸡血藤 金钱草 苦杏仁 刘寄奴 桑寄生 透骨草 五加皮 血风藤 治愈率 紫苏梗 麻黄 丹参 木瓜 艾叶 白芍 地龙 干姜 钩藤 黄柏 活血 配伍 羌活 秦艽 舒筋 胃友 续断 辨证 人参 疏通 制作 | ||
一种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杜仲25份、乌药12份、丹参20份、白芍18份、续断18份、五加皮12份、透骨草10份、钩藤18份、苦杏仁8份、地黄10份、黄柏10份、紫苏梗10份、桑寄生10份、海风藤12份、干姜12份、羌活12份、马钱子4份、黑芝麻8份、地锦草18份、木瓜18份、鸡血藤12份、麻黄12份、人参12份、地龙18份、血风藤12份、胃友12份、金钱草12份、刘寄奴12份、艾叶5份、秦艽8份;本中药配方针对肩周炎患者以疏通腠理、活血舒筋、补脾益气为治疗原则,进行辨证配伍组方,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疗效显著、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药剂,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及中医学认为:肩周炎为风湿寒邪侵袭引起因肩部受凉使肩关节周围血流缓慢,肌肉紧张痉挛,长期的肌肉痉挛致代谢产物蓄积,营养不能到达,继而产生无菌性炎症,久之则出现炎性粘连、肩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是长时间操作电脑键盘、鼠标的现代办公人士的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一种多发病,以两肩部关节疼痛,手向肩上部平抬或上抬困难为其主要特征。肩周炎的临床特点为:1.发病缓慢,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可有受风着凉史;2.病程较长,常有数月疼痛病史。初为轻度肩痛,活动失灵,逐渐加重。疼痛一般位于肩前外侧,可向颈、耳、前臂和手放射,但无感觉障碍。严重者,稍一触碰,即疼痛难忍,或夜不能眠,或半夜痛醒,不敢患侧卧位,肩活动受限,穿、脱衣服困难,甚至不能梳头、洗脸、漱口或洗澡等;3.患肩肌萎缩,背阔肌和大小圆肌等有痉挛。肩部压痛广泛,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为明显。肩活动严重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为甚;4.晚期肩关节可呈僵硬状态。 目前,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成药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见效慢、疗效不够显 著等缺陷,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愈后不易复发的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杜仲20-30份、乌药10-15份、丹参15-25份、白芍15-20份、续断15-20份、五加皮10-15份、透骨草8-12份、钩藤14-20份、苦杏仁5-10份、地黄8-12份、黄柏8-12份、紫苏梗8-12份、桑寄生8-12份、海风藤10-16份、干姜10-16份、羌活10-16份、马钱子3-5份、黑芝麻5-10份、地锦草14-20份、木瓜14-20份、鸡血藤10-15份、麻黄10-15份、人参10-15份、地龙15-20份、血风藤10-15份、胃友10-15份、金钱草8-14份、刘寄奴8-14份、艾叶3-6份、秦艽6-10份。
作为优选方案,一种用于治疗肩周炎的中药药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杜仲25份、乌药12份、丹参20份、白芍18份、续断18份、五加皮12份、透骨草10份、钩藤18份、苦杏仁8份、地黄10份、黄柏10份、紫苏梗10份、桑寄生10份、海风藤12份、干姜12份、羌活12份、马钱子4份、黑芝麻8份、地锦草18份、木瓜18份、鸡血藤12份、麻黄12份、人参12份、地龙18份、血风藤12份、胃友12份、金钱草12份、刘寄奴12份、艾叶5份、秦艽8份。
称取好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5—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每天一剂,分2—3次服完,七天为一个疗程。
杜仲:味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
乌药:味辛,性温;归脾、胃、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之功效。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亚平,未经张亚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草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肝血虚寒的中药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