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定量排液腹腔穿刺引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90346.8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25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韩元;段书霞;安维;宋玉成;张明;苏军胜;王俊岭;郭顺伟;王念庶;李惠胜;陈圣杰;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贵珍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伍俊慧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定量 腹腔 穿刺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定量排液腹腔穿刺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引流装置排液功能不健全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横向的杠杆,杠杆的两端各安装有一个集液腔,每个集液腔的顶部开有一个第一通孔,每个集液腔上方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块,每个第一固定块上开有一个第二通孔,集液腔上升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开启并接通开始集液,每个集液腔的底部开有一个第三通孔,每个每个集液腔下方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块,每个第二固定块上开有一个第四通孔,集液腔下降后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开启并接通开始排液,杠杆上开有滑槽,滑槽内安装有可左右滑动的滑块,杠杆转动实现两个集液腔的交替上升和下降,实现集液排液的切换;本发明安全有效,功能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定量排液腹腔穿刺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积液可由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引起,是一个常见的临床体征。由于全身性或局部性因素的作用,致使液体从血管与淋巴管内渗入或漏入腹腔而出现腹水。患者因大量腹水,生存质量下降,严重的可导致腹水感染、肝肾综合征或肝性脑病而危及生命。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腹水进行引流,目前的引流装置大多通过导管将腹腔内的积液引流入引流袋中。储存患者引流液体的引流装置通常需要护理人员或患者亲属经常查看,记录引流液体的储量并及时倒掉引流液体,以免储满引流液体后外溢或逆流回人体,造成医源性污染,同时需要经常记录腹腔内积液的排出速度以便判断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康复情况。但是,临床护理中,经常出现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没有及时查看、记录和排放引流液体的情况,为护理带来隐患,同时,经常查看倾倒和记录给大大增加的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医护人员需要时刻记着定时查看,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
现在有机械式的自动引流袋,该引流袋不能自动统计排液容量,且不能由护理人员主动控制进行积液排放。也有应用电子电路按积液的液位高低进行自动控制排放的产品,但由于该类装置需要配置电源、电子电路、电控等设备,其总重量较高,不方便携带外出且价格高昂。
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可自动排液的穿刺引流装置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定量排液腹腔穿刺引流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穿刺引流装置自动排液功能不健全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定量排液腹腔穿刺引流装置,包括一个横向的杠杆,支点位于杠杆的中点处且杠杆可在竖直面内绕支点转动,杠杆的左右两端各安装有一个集液腔,两个集液腔的容积和重量均相同,每个集液腔的顶部开有一个小端朝上的第一锥形通孔,每个第一锥形通孔内安装有一个与其配合且可滑动的第一锥形塞,第一锥形塞的大端和第一锥形通孔的大端之间连接有第一压簧,每个集液腔上方设有一个第一固定块,每个第一固定块上开有一个小端朝下的第二锥形通孔,每个第二锥形通孔内均安装有一个与其配合且可滑动的第二锥形塞,第二锥形塞的大端和第二锥形通孔的大端之间连接有第二压簧,第一锥形塞和第二锥形塞均为永磁材料且小端互斥,一端的集液腔上升后可与其上方的第一固定块接触且该端的第一锥形通孔和第二锥形通孔同轴相对接通;每个集液腔的底部开有一个小端朝下的第三锥形通孔,每个第三锥形通孔内安装有一个与其配合且可滑动的第三锥形塞,第三锥形塞的大端和第三锥形通孔的大端之间连接有第三压簧,每个集液腔下方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块,每个第二固定块上开有一个小端朝上的第四锥形通孔,每个第四锥形通孔内均安装有一个与其配合且可滑动的第四锥形塞,第四锥形塞的大端和第四锥形通孔的大端之间连接有第四压簧,第三锥形塞和第四锥形塞均为永磁材料且小端互斥,一端的集液腔下降后可与其下方的第二固定块接触且该端的第三锥形通孔和第四锥形通孔同轴相对接通;杠杆上沿杆长方向开有滑槽,滑槽的中点和杠杆的中点重合,滑槽内安装有可在滑槽内左右滑动的滑块。
本发明不需专人看护,大大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可避免由于积液没有及时处理导致的医源性污染,能计算出引流速度以及引流速度的变化趋势,因此自动化程度高,使用安全有效,功能全面。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贵珍,未经杨贵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903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创手术用调节负压吸引流量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气室拔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