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轮的油气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288881.X | 申请日: | 2018-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孟昭燃;甘正林;杨勤;丁元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14;B01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轮 油气 回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轮的油气回收装置,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吸收机构和冷凝机构,吸收机构包括吸收塔和第一增压机,通过原油轮自持的惰气系统用于将原油轮的货油舱内的VOC气体鼓入吸收塔中,第一增压机用于对VOC气体增压,冷凝机构包括:第二增压机、二级冷凝柜、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吸收塔的顶部的气体输出口与第二增压机连通,第二增压机与二级冷凝柜连通,经过两级冷凝柜的两次冷凝将原油或其他可燃物质冷凝液化,并通过第一气液分离器和第二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本发明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原油轮在原油储存或装卸时无法对原油轮的货油舱中挥发产生的大量VOC气体进行回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原油轮的油气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原油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其为包括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原油中的烃组分有很强的挥发性,因此,原油轮中的原油无论是在储藏还是装卸时都会产生大量的VOC(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如果不对该气体采取吸收措施,不仅会造成大量的浪费,而且还会污染环境。
目前,仅在码头或港口上设有VOC气体的回收装置,原油轮可停靠在码头或港口对产生的VOC气体进行回收,而特别是对于大型原油轮,由于其体型过大,无法进入码头或港口,因此无法对原油储存或装卸时在货油舱中产生的VOC气体进行有效地回收,从而导致原油大量的挥发浪费,且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原油轮在原油储存或装卸时无法对原油轮的货油舱中挥发产生的大量VOC气体进行回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油轮的油气回收装置及回收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原油轮的油气回收装置,适用于设置在原油轮的甲板上,所述油气回收装置包括:吸收机构和冷凝机构,所述吸收机构包括:吸收塔和第一增压机,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设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原油轮的货油舱连通,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设有货油管,所述货油管与所述原油轮的货油泵连通,所述第一增压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增压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原油轮的惰气系统连通;所述冷凝机构包括:第二增压机、二级冷凝柜、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和储存罐,所述二级冷凝柜包括第一级冷凝单元和第二级冷凝单元,所述第二增压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顶部的气体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增压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级冷凝单元的冷凝入口连通,所述第一级冷凝单元的冷凝出口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原油轮的货油舱连通,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级冷凝单元的冷凝入口连通,所述第二级冷凝单元的冷凝出口与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气体出口通大气,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储存罐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油气回收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储存罐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液体输送至所述原油轮的锅炉系统的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与所述储存罐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货油管上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入口与所述货油泵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吸收塔的顶部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凝机构还包括干燥罐,所述干燥罐设于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级冷凝单元的冷凝入口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冷凝机构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设于所述干燥罐与所述第二级冷凝单元的冷凝入口之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增压机用于将气体增压至180Kpa。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增压机用于将气体增压至45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8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