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白对虾养殖的六定生态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288407.7 申请日: 2018-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8419727A 公开(公告)日: 2018-08-21
发明(设计)人: 金雪霞;路庆鹏;陈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1/59 分类号: A01K61/59;C02F3/34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黄天天
地址: 225009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对虾养殖 生态效益 生态养殖 内服 养殖 肠道有益菌群 南美白对虾 生长和繁殖 蓝藻爆发 整体效益 抗应激 模式化 养殖户 肠道 解毒 补钙 增效 对虾 成功率 抗病 微生物 水体 繁殖 水质 增产 生长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白对虾养殖的六定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定量解毒、定期内服、定期补肥补菌、定期底改、定期补钙抗应激、定期抗病补菌六个步骤,本发明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整体效益偏差、养殖成功率低的问题,将白对虾养殖能够模式化,养殖户不再单单靠经验来养殖白对虾。本发明通过微生物外泼和内服的途径,调节水质,促进水体中有益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改善肠道,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生长繁殖,从而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目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具有增产增效的良好经济效益;降低蓝藻爆发程度和缩短爆发时间的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养殖领域,具体涉及白对虾养殖方法,以增加白对虾的养殖效益。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学名凡纳对虾、凡纳滨对虾,俗称白对虾、白肢虾,是一种广温广盐性虾类。近年来,南美白对虾的高额利润令人憧憬,但养殖户却面对“白对虾越来越难养”的困境。

但南美白对虾发病非常严重,而且时间长,损失惨重。特别从2010年开始,放苗不久即开始发病,排塘率非常高。在一些地区发病率达80%以上。据报道,2013年在广州番禺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仅20%,其余60%亏本、20%保本。这种情况在华南地区都普遍存在,这一年虾饲料销售量也减少20%。而虾价不断升高,在广东,虾塘收购价平均为46元/千克左右。虾价高升正是虾病严重、产量减少造成,此外近几年均出现虾苗滞销、虾塘降租、虾加工厂高价收虾或无虾可收等现象。由于连年的虾病,有些虾农连年亏本,退出南美白对虾养殖业,有些虾农则把虾塘改养鱼或其他养殖品种,对虾养殖面积有减少的迹象。

近几年南美白对虾养殖整体效益偏差,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若养殖成功赚大钱,若养殖失败则亏老本,甚至破产。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基本凭经验来养殖,最终导致养殖成功率偏低。因此本发明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总结一种以微生物为核心的新型白对虾养殖模式。

发明内容

针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整体效益偏差、养殖成功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白对虾养殖的六定生态养殖方法,将白对虾养殖能够模式化,养殖户不再单单靠经验来养殖白对虾。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白对虾养殖的六定生态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定量解毒:投苗前对养殖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养殖环境的彻底消毒可有效杀灭池塘已有病原,阻断上一年病原引起的疾病。有些养殖场对于养殖池以及进水等环境消毒比较仔细,但对于水进出管道、排放渠的消毒常常忽视,特别是一些能在本地过冬的野生虾蟹和其他甲壳类,有可能携带前一养殖期的病原,所以一定要进行彻底杀灭。养殖环境要尽可能预防其他生物的进入,发病高峰季节要有驱鸟措施,减少病原经水空传播的风险。

(2)定期内服:定期内服微生物制剂拌料;有益微生物能有效降解高分子物质有机物,促进营养成分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提高水产动物的免疫力,增强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成活率。

(3)定期补肥补菌:每7天补充一次肥水和微生物制剂;肥水是养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养殖的最好水色是褐色和绿色,透明度在10~20厘米。国内研究者相继发现,应用微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除去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效果。

(4)定期底改:在放虾苗前做好清淤工作,放虾苗后全过程应用微生物制剂做好底质和水质的改良工作;改良虾塘底质是养虾的基础工作,它和建设一座大厦的基础工作一样重要。在放虾苗前应彻底做好清淤工作,放虾苗后全过程应用微生物制剂做好底质和水质的改良工作。

(5)定期补钙抗应激:每7天补充养殖水体中的离子钙、维生素;补充养殖水体中的离子钙、维生素等,更有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加速甲壳动物的硬壳过程,防止蜕壳不遂和软壳、自残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增强水产动物的抗应激能力,缓解并消除因进排水、天气突变、台风暴雨、高温闷热等造成的应激反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绿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8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