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8093.0 | 申请日: | 201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万学良;黄屹;解明利;王贤萍;姚忠民;林德高;陈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进联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0 | 代理人: | 李丽华 |
地址: | 31405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水结构 排水区域 排水系统 透水路面 排水渠道 路面层 排水 连通 排水入口 存储水 分隔部 分隔 过滤 出口 出口连接 基层 过滤层 遮盖 水路 承接 雨水 穿过 铺设 延伸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渠道、设于排水渠道内的分隔部以及连通部,分隔部将排水渠道分隔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第一排水区域具有排水入口以及第一排水出口,第二排水区域具有第二排水出口,在第一排水区域下部设置有遮盖第一排水出口的过滤层,连通部设于分隔部上方且连通第一排水区域上部和第二排水区域。所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砂基层、铺设于砂基层上方的路面层以及排水结构,排水结构穿过路面层并延伸至砂基层中,排水入口用于承接路面层的雨水,第二排水出口连接有管道。排水结构具有过滤、存储水功能,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应用该排水结构后,可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和存储水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采用的透水路面材料主要以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等为主。但这些透水材料孔隙的阻塞及其维护与恢复等方面研究尚比较缺乏,使得对于透水材料的使用寿命、建设与维护成本、环境影响等方面尚缺乏成熟的参考依据。因此,在透水路面材料的透水能力下降时,如何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存储水功能成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结构具有过滤、存储水功能,同时养护简单,所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应用所述排水结构后,即使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还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结构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和存储水功能。
一种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渠道、设于所述排水渠道内的分隔部以及连通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排水渠道分隔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所述第一排水区域具有排水入口以及第一排水出口,所述第二排水区域具有第二排水出口,在所述第一排水区域下部设置有遮盖所述第一排水出口的过滤层,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分隔部上方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区域上部和所述第二排水区域。
上述排水结构分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第一排水区域设有排水入口、第一排水出口和过滤层,同时具备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第二排水区域设有第二排水出口但没有排水入口,与第一排水区域通过分隔部分隔并通过连通部连通,具有排水功能。当水量较少时,水流通过排水入口进入第一排水区域,经过滤层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水出口排出;当水量较大时,部分水流通过分隔部上的连通部进入第二排水区域,通过第二排水出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分隔部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侧面、底面至少一位置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设置在侧面的所述第一排水出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过滤层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区域上方罩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将所述第二排水区域的上方封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砂基层、铺设于砂基层上方的路面层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穿过路面层并延伸至砂基层中,所述排水入口用于承接路面层的雨水,所述第二排水出口连接有管道。
上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中,当雨水流量较小时,雨水经路面层的孔隙渗入砂基层,然后渗入地下,实现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当雨水流量过大或者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雨水通过排水入口流入第一排水区域,经第一排水区域的过滤层过滤后经第一排水出口渗入到砂基层。当雨水流量超过第一排水区域的排水能力时,多余的雨水还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区域的第二排水出口直接排出,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同时,排水结构中的过滤层可定时清洗更换,无需特殊设备,养护简单,当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无需对透水路面进行重新施工改造,延长了透水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的顶部位置高于所述砂基层的顶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80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水透气结构层施工工艺
- 下一篇:使用风幕减少高速路面积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