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潮电器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7813.1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4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乐清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潮 电器 | ||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潮电器柜,包括柜体和防潮系统,所述柜体内设置有上元器件室、设备室和下元器件室,所述防潮系统包括进气管、第一干燥过滤器、加热器、风机、均气盘、吸气盘和出气管。本发明的防潮电器柜,利用风机引入空气,通过第一干燥过滤器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干燥、过滤,然后通过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干燥,再从均气盘的通气孔均匀喷出,流向设备室内,对设备室内的空气进行更替,被更替的空气从出气管排入环境中,从而实现利用干燥过滤后的空气替换设备室内原有的湿度较大的空气,有效防止设备室内的元器件受潮损坏,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潮电器柜。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封闭电器柜,除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加热除湿,即用电加热器加热电器柜内的空气,因电器柜内空气温度升高,饱和湿度增加,因此相对湿度变小,但是,由于电器柜是封闭的,潮气无法排出,因此绝对湿度没有变化,电器柜内实际变成了高温高湿的环境,对电气元件运行不利;另一种是采用制冷除湿,即将蒸发器设置于电器柜内,靠制冷剂蒸发时吸收热量,降低电器柜内的温度,使饱和湿度减小,从而使电器柜内空气中的水分冷凝析出,并通过冷凝管将冷凝水排出柜外,但是,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尤其是北方冬天时,冷凝水会结冰,导致除湿无法进行。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防潮除湿效果好的防潮电器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潮电器柜,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利用风机引入空气,通过第一干燥过滤器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干燥、过滤,然后通过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干燥,再从均气盘的通气孔均匀喷出,流向设备室内,对设备室内的空气进行更替,被更替的空气从出气管排入环境中,从而实现利用干燥过滤后的空气替换设备室内原有的湿度较大的空气,有效防止设备室内的元器件受潮损坏,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潮电器柜,包括柜体和防潮系统,所述柜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上元器件室、设备室和下元器件室,所述上元器件室和设备室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设备室和下元器件室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底部设置有防潮干燥气室,所述防潮干燥气室顶部所在第二隔板上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潮系统包括进气管、第一干燥过滤器、加热器、风机、均气盘、吸气盘和出气管,所述第一干燥过滤器、加热器和风机分别设置在下元器件室内,所述进气管设置在下元器件室的侧壁上,且所述进气管、第一干燥过滤器、加热器、风机、均气盘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管道连通,所述均气盘设置在防潮干燥气室内,均气盘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分别与风机的出口管道连通;所述吸气盘设置在上元器件室,且吸气盘设置在第一隔板顶部,所述吸气盘底部所在第一隔板上设置有隔离网,所述出气管设置在上元器件室的侧壁上,所述出气管与吸气盘管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元器件室顶部还设置有回流气管,所述回流气管的一端与吸气盘连通,回流气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防止电器柜内湿气过大,影响柜体内电器元件的正常运行工作,控制风机和加热器工作,将柜体外部环境中的空气从进气管引入第一干燥过滤器中,在第一干燥过滤器的作用下对空气进行干燥、过滤,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然后空气通过加热器作用,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干燥,然后空气沿着管道进入均气盘内,并从均气盘的通气孔均匀喷出,流向设备室内,对设备室内的空气进行更替,被更替的空气从吸气盘导出,并通过出气管排入环境中,从而实现利用干燥过滤后的空气替换设备室内原有的湿度较大的空气,有效防止设备室内的元器件受潮损坏,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陆牌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7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