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保温墙板用膨胀珍珠岩吸水率的包裹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7268.6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5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0/10 | 分类号: | C04B20/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膨胀珍珠岩 吸水率 膨胀珍珠岩颗粒 表面活性剂 硅酸盐水泥 包裹技术 保温墙板 水泥浆体 混合物喷洒 表面包裹 凝结硬化 室温条件 吸水性能 包裹层 混合物 配合比 出料 减小 壳层 喷洒 湿润 养护 外部 流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保温墙板用膨胀珍珠岩吸水率的包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2份表面活性剂与100份水均匀混合成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混合物;第二步:将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混合物喷洒于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使膨胀珍珠岩颗粒初步湿润;第三步:将硅酸盐水泥按照配合比搅拌成流动的水泥浆体:第四步:将水泥浆体喷洒于膨胀珍珠岩颗粒至完全被包裹后出料;第五步:在室温条件下养护6小时,待硅酸盐水泥完全凝结硬化后,在膨胀珍珠岩外部形成均匀、厚度为1~2mm的包裹层。本发明使吸水率大的膨胀珍珠岩表面包裹一层高强的硅酸盐水泥壳层,包裹后的膨胀珍珠岩具有较高强度,并且能明显减小颗粒的吸水性能,1小时吸水率仅为1.8%。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保温墙板用膨胀珍珠岩吸水率的包裹技术,主要用于民用住宅、办公楼等装配式建筑的保温墙板制作。
背景技术
膨胀珍珠岩墙体保温材料具有保温隔热性好、等价格低廉、施工方便等优点,是我国建筑节能墙体材料的发展方向。
然而,膨胀珍珠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难题:一是孔隙率高、吸水率大,使得砂浆的需水量增加,破坏了砂浆的凝固周期,使得砂浆的力学性能大大降低,极易产生空鼓、开裂,严重影响整个保温系统的热工性能和耐久性;二、不规则与毛絮状的外形,容易在砂浆搅拌过程中产生阻力,和易性极差;三、颗粒强度低,本身有较好的热工性能,但在砂浆搅拌过程中容易破碎,会很大程度降低其热工性能。上述不足限制了膨胀珍珠岩保温墙板在建筑领域的大量推广应用,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关的解决办法。因此急需对膨胀珍珠岩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实现降低吸水率、提高颗粒强度的目的。
研发膨胀珍珠岩的预处理包裹技术,在孔隙率大、表面粗糙的膨胀珍珠岩表面包裹一层快硬、高强的薄壳层,在提高膨胀珍珠岩整体强度的同时,显著降低其吸水性能,大幅度提高装配式膨胀珍珠岩保温墙板的强度,对于加快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保温节能的效果,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膨胀珍珠岩孔隙率大、表面粗糙、制成墙板后抗压强度低的不足,在于提供一种降低保温墙板用膨胀珍珠岩吸水率的包裹技术,采用本技术制作出来的膨胀珍珠岩,表面包裹了一层高强的硅酸盐水泥薄壳层,具有强度高、吸水率低的特点,可以显著提高装配式保温墙板的强度,适用于对保温、隔热、隔声要求高的住宅、办公楼等建筑中。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保温墙板用膨胀珍珠岩吸水率的包裹技术,所述技术在处理过程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将2份表面活性剂与100份水均匀混合成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混合物;
第二步:将表面活性剂与水的混合物喷洒于膨胀珍珠岩颗粒表面,使膨胀珍珠岩颗粒充分湿润;
第三步:将硅酸盐水泥按照配合比搅拌成流动的水泥浆体:
第四步:把湿润后的膨胀珍珠岩倒入搅拌机进行搅拌,在搅拌的过程中喷洒硅酸盐水泥浆体,通过喷洒硅酸盐水泥浆体的量来控制包裹层的厚度,搅拌并喷洒至膨胀珍珠岩完全被硅酸盐水泥包裹后出料;
第五步:在室温条件下养护6小时,待硅酸盐水泥完全凝结硬化后,在膨胀珍珠岩外部形成均匀、厚度为1~2mm的包裹层。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极性亲水基团,在与水混合并湿润膨胀珍珠岩表面后,能提高膨胀珍珠岩的亲水能力,改善与硅酸盐水泥的粘结。
所述硅酸盐水泥为强度等级为62.5的硅酸盐水泥;
所述水泥浆体凝结时间在50分钟以内,硬化后强度达80MPa,与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与水泥基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可以快速地在孔隙率大、表面粗糙的膨胀珍珠岩外部包裹形成高强的薄壳,显著减小吸水率,1小时吸水率仅为2%。配合比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72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