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拆装的单元预制装配式双钢板剪力墙组合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6943.3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7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石永久;刘栋;班慧勇;涂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58 | 分类号: | E04B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黄家俊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墙 正面钢板 构件组 双钢板剪力墙 预制装配式 便于拆装 组合结构 边缘柱 下端部 上梁 下梁 焊接 钢板 建筑结构设计 螺栓 并排安装 建筑要求 结构需求 施工运输 竖向设置 水平设有 组合形式 侧面 上表面 灵活 角钢 吊装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建筑结构设计领域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单元预制装配式双钢板剪力墙组合结构,包括:双钢板墙单元和构件组,其中构件组包括上梁构件、下梁构件和边缘柱构件,两根竖向设置的边缘柱构件间水平设有上梁构件和下梁构件,双钢板墙单元包括:两块正面钢板、两块侧面钢板、下端部平板和两条角钢;两块正面钢板与下端部平板的上表面焊接,两块侧面钢板分别焊接于两块正面钢板的两端外;多个双钢板墙单元通过螺栓并排安装于构件组所围成的空间内。本发明中的双钢板墙单元的宽度可以根据建筑要求、结构需求,施工运输、吊装要求进行调整,设计灵活,制作简单。其组合形式可宽可窄,根据需要可灵活组合成多种形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单元预制装配式双钢板剪力墙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剪力墙结构由于具有较强的抗侧刚度且布局灵活等优势被大量使用。然而现阶段剪力墙结构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阶段采用大量模板和脚手架,施工周期长,同时耗费大量的人力,既不经济,又不绿色环保。
钢结构建筑由于其材质轻质高强,构件可工业化生产,具有施工废弃物少、干作业等优点,环保性能远高于混凝土结构。
将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组合剪力墙结构——双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使其同时具有钢与混凝土的优势,互相弥补不足,对建筑结构领域是一个技术突破。
然而,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或制作复杂,或施工难度大,或自动化率低,不利于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的大规模推广,难以高效提升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和经济环保性能。
因而急需一种双钢板组合剪力墙单元,该双钢板墙单元中的钢板可在施工阶段作为混凝土的模板,现场施工方便,使用阶段可与内部混凝土协同作用,共同承受荷载;该双钢板单元在工厂预制加工,现场全螺栓组合装配,可实现工厂自动化、建筑工业化生产,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同时全螺栓安装的双钢板单元便于拆卸和更换,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重要部件,有利于建筑物生命周期结束之后的后续循环使用,绿色环保。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单元预制装配式双钢板剪力墙组合结构,包括:双钢板墙单元和构件组,其中构件组包括上梁构件、下梁构件和边缘柱构件,两根竖向设置的边缘柱构件间水平设有上梁构件和下梁构件,其特征在于,双钢板墙单元包括:两块正面钢板、两块侧面钢板、下端部平板和两条角钢;两块正面钢板与下端部平板的上表面焊接,两块侧面钢板分别焊接于两块正面钢板的两端外;
两条角钢通过钢板安装螺栓分别安装于两侧的正面钢板外,两条角钢通过上梁安装螺栓与上梁构件栓接;下端部平板通过下梁安装螺栓与下梁构件栓接。
所述双钢板墙单元在工厂内预制生产;所述双钢板墙单元与所述构件组在施工现场安装。
所述两块正面钢板与下端部平板的上表面的焊接方式为对接焊或双面角焊。
多个所述双钢板墙单元通过螺栓并排安装于所述构件组所围成的空间内。
所述构件组所围成的空间正视呈矩形、L形、T形、凹形或倒凹形。
所述两块正面钢板的内侧面设有栓钉。
所述侧面钢板采用槽型钢或平钢板。
由所述两块正面钢板、所述两块侧面钢板和所述下端部平板围成一个空腔,在施工现场浇注混凝土至空腔内。
空腔内所浇注的混凝土为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或自密实混凝土。
施工现场浇注混凝土之前,在所述空腔内规则或不规则焊接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9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