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6814.4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7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宥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云门金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B60Q9/00;H04L29/08;H04W4/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 平台服务器 显示模块 锂电池管理系统 电流采样电路 电压采样电路 温度传感器 控制模块 单片机 云平台 电池组 单片机连接 服务器发送 单个电池 电池数据 电池信息 接收平台 通信连接 上传 采集 电池 | ||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平台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单片机、AD转换器、多个电压采样电路、多个电流采样电路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AD转化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采集电池组以及单个电池的电压、电流和电池温度,所述单片机将处理后得到的电池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上传至平台服务器;所述显示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电池信息并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锂电池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燃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不但污染环境,还影响人类健康。汽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铅(Pb)、细微颗粒物(PM)及硫化物等。这些一次污染物还会通过大气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酸沉降等二次污染物。现今,许多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已经超过健康许可标准,直接危害市民健康和生活环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大方向,于是电动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涌入市场,作为为电动汽车储能的电池就显得尤为重要。大量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很容易因为一块电池的损坏或输出电压不一致而影响到整个电池组的性能,让电池组中每一块电池保持高度一致性便是电池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监测电池组中每一块电池使所有电池保持高度一致性而提供的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锂电池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云平台的锂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平台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平台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平台服务器用于存储来自通信模块上传的数据,并分析计算出电池组以及单个电池的电量情况;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单片机、AD转换器、多个电压采样电路、多个电流采样电路和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压采样电路、电流采样电路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AD转化器连接,所述AD转换器与所述单片机连接,用于采集电池组以及单个电池的电压、电流和电池温度,所述单片机将处理后得到的电池数据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上传至平台服务器;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多个电池保护芯片S8209A和多个充放电控制器,所有的电池保护芯片S8209A级联在一起,每个电池对应的保护芯片与对应的充放电控制器相连,充放电控制器用于控制电池组以及单个电池的充放电,当平台服务器反馈的电池电量低于30%时开始充电,高于90%是停止充电,S8029A用于控制电池之间电量的动态平衡;
所述显示模块通过所述通信模块接收平台服务器发送的电池信息并显示。
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一个警告模块,所述警告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相连,用于在电池温度超过阈值时发出告警,所述告警模块为声音告警或文字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告警模块的文字提示会显示在所述显示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服务器包括数据分析模块,用于综合分析电池组中每块电池的性能差异。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和电流采样电路的采样周期为1S。
进一步地,所述AD转换器为12位AD转换器,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供所述单片机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80C51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通信模块为4G、GSM、GPRS、WIFI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单个电池的电池信息监控,确保电池组的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云门金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云门金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6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