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弹性支架保护的多电芯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5754.4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8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梁昌明;黄广斗;蒋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89;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弹性 支架 保护 多电芯 电池 | ||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弹性支架保护的多电芯电池,包括电池保护板、弹性支架、第一软电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软电芯,通过将第一软电芯容置在第二容纳槽内,并且使第一软电芯的外侧壁与第二容纳槽的内表面相互贴紧,以确保弹性支架在第一软电芯受冲击时为其提供缓冲保护及支撑保护,同时确保第一软电芯牢靠地容置于第二容纳槽;通过将第二软电芯容置在第三容纳槽内,并且使第二软电芯的外侧壁与第三容纳槽的内表面相互贴紧,以确保弹性支架在第二软电芯受冲击时为其提供缓冲保护及支撑保护,同时确保第二软电芯牢靠地容置于第三容纳槽,从而避免第一软电芯和第二软电芯在生产测试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损坏,进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弹性支架保护的多电芯电池。
背景技术
由于锂聚合物软电芯(即软电芯)的质地较软,并且其外部仅由铝塑膜进行包裹,因此软电芯的抗冲击能力比较薄弱,当受到冲击时,软电芯容易变形而导致其内部发生短路。
目前,在使用软电芯时,一般通过在软电芯和电池壳体内壁之间粘贴较多的泡棉或双面胶等来固定并保护软电芯。但是,由于泡棉或双面胶比较容易脱落,因此导致泡棉或双面胶无法为软电芯提供较好的支撑保护,从而造成软电芯在生产测试或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损坏,导致软电芯的电解液漏液,进而导致软电芯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弹性支架保护的多电芯电池,其能够有效地保护软电芯,避免软电芯在生产测试或使用的过程中发生损坏,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弹性支架保护的多电芯电池,包括电池保护板、第一软电芯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软电芯,所述第一软电芯和所述第二软电芯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软电芯和所述第二软电芯分别与所述电池保护板电连接;
所述基于弹性支架保护的多电芯电池还包括弹性支架,所述弹性支架的底部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电池保护板容置在所述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弹性支架的底部的另一端上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软电芯容置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软电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内表面相互贴紧;所述弹性支架的顶部上设有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二软电芯容置在所述第三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二软电芯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三容纳槽的内表面相互贴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容纳槽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支架的底部上还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相互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外侧壁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内表面相互贴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软电芯上设有第一正极极耳和第一负极极耳,所述第二软电芯上设有第二正极极耳和第二负极极耳;
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相邻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电池保护板上设有第一正极连接端和第一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一正极极耳穿过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一负极极耳穿过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连接;
所述第一容纳槽远离所述第二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所述电池保护板上还设有第二正极连接端和第二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四缺口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正极极耳与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第二负极极耳与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基于弹性支架保护的多电芯电池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设置在所述电池保护板上;所述绝缘片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一开口槽、第二开口槽、第三开口槽和第四开口槽,所述第一正极连接端穿过所述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负极连接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正极连接端穿过所述第三开口槽,所述第二负极连接端穿过所述第四开口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明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57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