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5383.X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4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诺;刘延博;梁国鼎;孙天瑜;金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徐彦圣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准 漏电 信号发生模块 分析仪校准 校准信号 放大输出 控制模块 高频正弦波信号 带宽 装置及系统 分析仪 预设 放大 指令 校准设备 预设频率 指令生成 装置生成 申请 | ||
1.一种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小信号发生模块,以及与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连接的放大输出模块,所述放大输出模块用于连接待校准的医用漏电分析仪;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生成一校准指令至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
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准指令生成一对应所述校准指令且带宽位于预设频率范围内的高频正弦波信号,所述预设频率范围为10Hz至10MHz;
所述放大输出模块,用于以预设倍数将所述高频正弦波信号放大,获得一校准信号,所述校准信号用于校准所述待校准的医用漏电分析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信号发生单元、与所述信号发生单元连接的可调倍数放大单元、与所述可调倍数放大单元连接的固定倍数放大单元;
所述信号发生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校准指令生成一对应所述校准指令且频率位于预设频率范围内的初始高频正弦波信号;
所述可调倍数放大单元,用于根据可调的预设放大倍数将所述初始高频正弦波信号放大,获得一放大的初始高频正弦波信号;
所述固定倍数放大单元,用于根据固定的预设放大倍数将所述放大的初始高频正弦波信号放大,获得一高频正弦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可调倍数放大单元连接的数模转换单元;
所述数模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输出的数字的倍数控制信号转换为模拟的倍数控制信号,将所述模拟的倍数控制信号输出至可调倍数放大单元,以根据所述模拟的倍数控制信号对应触发控制所述可调的预设放大倍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还包括:所述信号发生单元和所述可调倍数放大单元连接的带通滤波单元;
所述带通滤波单元,用于将获得的所述初始高频正弦波信号的带宽控制在所述预设频率范围内再输出至所述可调倍数放大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通过SPI接口或I2C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数模转换单元通过SPI接口或I2C接口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输出模块包括:与所述小信号发生模块连接的差动放大单元、与所述差动放大单元连接的共射极放大单元、与所述共射极放大单元连接的推挽射极跟随单元,所述推挽射极跟随单元还用于连接待校准的医用漏电分析仪;
所述差动放大单元,用于将获得的所述高频正弦波信号的电压放大,获得一第一级放大的高频正弦波信号;
所述共射极放大单元,用于将获得的所述第一级放大的高频正弦波信号的电压放大,获得一第二级放大的高频正弦波信号;
所述推挽射极跟随单元,用于将获得的所述第二级放大的高频正弦波信号的电流放大,获得所述一校准信号,所述校准信号用于校准所述待校准的医用漏电分析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输出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差动放大单元和所述共射极放大单元连接的恒流源单元;
所述恒流源单元,用于通过所具有的一预设阻抗值,提高所述差动放大单元的电压放大倍数,以及提高所述共射极放大单元的电压放大倍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用漏电分析仪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输出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差动放大单元和所述共射极放大单元连接的相位/增益调节单元;
所述相位/增益调节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级放大的高频正弦波信号进行相位调节和高频衰减后再输出至所述共射极放大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53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