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微网系统分层调频控制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284763.1 | 申请日: | 2018-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0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宋蕙慧;于国星;侯睿;曲延滨;刘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网 控制结构 微网系统 调频 分布式能源 调度控制 惯性响应 规模化 分层 分布式控制 分布式优化 故障解决 故障影响 内部故障 平衡恢复 全局优化 拓扑变化 系统惯性 松耦合 并网 减小 平衡 开放性 信息量 切除 | ||
1.一种多微网系统分层调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自下而上分为惯性响应控制、频率遏制控制、平衡恢复控制、平衡调度控制四层;惯性响应控制、频率遏制控制和平衡恢复控制都作用于微网内的分布式发电单元、储能设备,实现微网频率调节;平衡调度控制作用于微网间,实现各微网间基于市场机制的功率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微网系统分层调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响应控制的目的是重建转速和频率间的耦合关系,利用“隐藏”的动能快速进行频率调节,将频率变化率限定在安全范围内,提高系统频率的暂态稳定性,其控制时间要求在10s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微网系统分层调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频率遏制控制的目的是通过调节有功备用容量设备快速、自动实现频率稳定,其作用对象为分布式发电单元和储能设备,作用时间要求在1min以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微网系统分层调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恢复控制只作用于微电网内部,其目的是将频率遏制控制所产生的频率偏差限定在安全范围内,进行微网内有功功率的优化配置,并消除分布式能源规模化并网造成的线路阻塞等潜在风险,其控制时间与微网规模相关,一般为30s到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微网系统分层调频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调度控制其控制策略位于微电网中央控制器,其控制为分布式控制,其控制目标是通过短期预测进行有功功率调度,保证每个微网内都有充足的有功备用容量,并通过微网间的备用容量取代微网内备用容量实现整个多微网系统的全局优化,起作用时间一般为15min到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476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