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锰铜分流器及电子式电能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2319.6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8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余红淳;曾招辉;蒋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2/06 | 分类号: | G01R22/06;G01R15/00;G01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线 锰铜分流器 针插 锰铜片 开槽 电子式电能表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第一端 连接点 交变磁场 壳体内部 可制造性 螺旋绞合 人工操作 中心设置 减小 投影 穿过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锰铜分流器及电子式电能表,本发明实施例的锰铜分流器中,锰铜片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该锰铜片的开槽,开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采样线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一连接点和与第二采样线的第一端连接的第二连接点;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螺旋绞合后在锰铜片上的投影,将开槽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针插装置的壳体内部设置有两个针插通道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分别穿过上述两个针插通道;两个针插通道之间形成的第三区域的面积值等于第一区域的面积值与第二区域面积值之差的绝对值。这样,在有效降低交变磁场对锰铜分流器的干扰的同时,提高工艺可制造性、减小人工操作难度,进而节省人力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锰铜分流器及电子式电能表。
背景技术
国网2013年新标准《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对0.5mT工频磁场无负载要求:电能表处于工作状态,电流线路无电流,将其放置在0.5mT工频磁场干扰中,电能表的测试输出不应产生多于一个的脉冲。国网送检样表打分项:工频磁场下误差变化量0.02%为1档。
(1)锰铜上感应电流相互抵消的两个面积大小不一致;现有穿孔焊线方案中,如图1所示,锰铜中间设有一个开槽,其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连接点,两根采样信号线分别与这两个连接点连接。将采样前端一根采样信号线穿过开槽,与采样后端一根采样线绞合。锰铜穿孔上下由导线围成的面积(如图1中面积1和面积2所示)理论上需要一样,才能相互抵消在工频磁场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焊线材质和工艺控制的能力,这两个面积很难做到一致,导致感应出来的电动势总不能相互抵消,从而感应电流叠加在计量采样电流信号上使误差产生偏差,而不能满足国网送检对于工频磁场下误差变化量的要求。另外,两根采样导线焊接在PCB上,因此PCB板上也会形成回路面积,而这个回路面积形成的感应电流同样对采样信号产生误差。
(2)工艺性较差;为满足国网标准要求,需要手工调整图1中面积1和面积2的大小,从而达到锰铜上的面积抵消。由于采样线搭焊在PCB板子上,两根线之间的距离大小也需要人工调整。
由于极小的面积偏差可能就会导致误差改变量不能满足要求,所以要求手工必须精细,而这大大增加了人工的操作难度,每次送检时都会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锰铜分流器及电子式电能表,以在有效降低交变磁场对锰铜分流器的干扰的同时,提高工艺可制造性、减小人工操作难度,进而节省人力和时间。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锰铜分流器,包括:采样电阻体、电流采样线和针插装置,所述采样电阻体包括锰铜片,所述锰铜片的中心设置有贯穿所述锰铜片的开槽,所述开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
电流采样线包括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所述第一采样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采样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螺旋绞合后在所述锰铜片上的投影,将所述开槽分成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所述针插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针插通道和第二针插通道,所述第一采样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针插通道,所述第二采样线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针插通道;所述第一针插通道和所述第二针插通道之间形成的第三区域的面积值等于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值与第二区域面积值之差的绝对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点设置在所述锰铜片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点设置在所述锰铜片的下表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开槽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第一连线端和所述第二连线端设置在所述开槽两侧相对的位置,使得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均为矩形。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锰铜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紫铜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23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功率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固支梁的微纳电子机械系统直接加热式微波辐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