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槽及排水明沟二次接高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81657.8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9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恺一;王施恩;沈诚;吴庆飞;倪正华;王千星;黄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1B29/00;E03F3/06;E01B1/00;E01B2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207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排水 明沟 二次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槽及排水明沟二次接高施工方法,其包括先进行轨道槽和排水明沟第一次施工,且轨道槽一次施工标高与维修通道混凝土垫层标高一致,排水明沟标高与箱角基础三渣垫层顶面标高一致;接着,进行箱区施工;最后,在第一次施工形成的轨道槽和排水明沟的基础上进行轨道槽和排水明沟接高的第二次施工,并至轨道槽和排水明沟的设计标高。本发明提供的轨道槽施工方案能够很好的适用于自动化堆场,其采用轨道槽和排水明沟二次施工、将轨道槽和维修通道共同作为施工通道,显著地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工期,有效地解决了施工通道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具体涉及轨道槽的施工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在国际上陆续被成功应用,中国国内的部分码头运营单位也分别提出建设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要求。
例如,上海港洋山四期工程是中国首个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其采用国际上最新一代自动化集装箱装卸设备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管理控制系统,港口作业采用“双小车集装箱装卸桥+自动导引运输车(AGV)+自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ARMG)”的装卸工艺方案,主要由码头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自动化及全自动化系统构成,码头装卸设备自动化包括主小车配置吊具、副小车配置吊具的双小车岸桥,主小车为人工干预的远程操控,副小车为全自动化作业模式;水平运输采用自动导引的运输车,无需司机操控;堆场装卸则采用自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通过能力、装卸效率、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
与传统的集装箱码头相比,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装卸工艺、装卸流程、布置形式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堆场设计构造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如洋山四期工程采用是全自动化的集装箱装卸工艺,其对堆场建设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对工程建设的精度要求更加苛刻,更加严格,这必然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也对现场的施工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施工在中国尚无成功的实践经验,关于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具体施工技术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现场施工技术问题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的核心问题,现场问题解决与否,将极大制约着自动化码头能否按照设计要求顺利完工,并达到预期设计的功能。
由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与常规集装箱堆场相比,在设计方案上完全不同:
1)常规箱区内设置集卡通道,而自动化箱场采用无人操作,实现箱场无人化管理,故不再设集卡通道;
2)常规箱场采用轮胎吊作业,只需在箱场两侧布置轮胎吊混凝土跑道。无人自动化箱场采用轨道吊作业,箱场两侧布置新型U型轨道槽。
3)常规箱场因箱区宽度受限,箱场内不设置排水沟;而自动化箱场需要在每个箱区中间设置排水明沟。
由此造成现有常规集装箱堆场的施工工艺无法适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故,提供一种能够满足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布局特点且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的施工工艺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适用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施工方案。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槽及排水明沟二次接高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包括:
进行轨道槽和排水明沟第一次施工,且轨道槽一次施工标高与维修通道混凝土垫层标高一致,排水明沟标高与箱角基础三渣垫层顶面标高一致;
进行箱区施工;
在第一次施工形成的轨道槽的基础上进行轨道槽和排水明沟接高的第二次施工,并至轨道槽和排水明沟的设计标高。
进一步的,轨道槽第一次施工时,将轨道槽壁钢筋架设至稍高于一次施工标高处。
进一步的,排水明沟第一次施工时,将竖向钢筋架设至稍高于一次施工标高处,并用钢板进行排水明沟铺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16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