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系统及其供电给多负载单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81632.8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广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广凌 |
主分类号: | H02J1/10 | 分类号: | H02J1/10;H02J3/38;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万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系统 负载单元 输出电能 电能消耗 供电 大小关系 电能总量 多负载 建筑物 消耗 实时检测 检测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系统及其供电给多负载单元的方法,其中方法包括:检测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和建筑物内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量;根据所述负载单元的电能消耗总用量和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之间的大小关系,增加或者减少所述太阳能系统供电的负载单元的数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实时检测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和建筑物内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量,根据所述负载单元的电能消耗总用量和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之间的大小关系,增加或者减少所述太阳能系统供电的负载单元的数量,避免太阳能系统电能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系统及其供电给多负载单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商业屋顶电站绝大部分属于轻钢结构建筑,潜在装机规模将达100GW,但很多单位架设了太阳能却无法并网,或者并网发出电来了,电网却无法消化,由于国家电网的限制,或者并网技术不足,或者政令复杂,因而无法拿到并网供电补助,加上当低压侧无法消化生产过多的太阳能电量时,这些过多的电量是无法逆向转到电网高压侧,将成为浪费。
为此有人设置不并网的专用设备,将所发出的太阳能用在不并网专用的直流或交流电力设备,但当太阳能供电不足时,这些设备将切换回一般市电供电,不管是单一切换开关或者多个切换开关都无法完全利用太阳能。在太阳能充裕时高过专用设备之瓦数时,会有很大一部份太阳能无法用于设备,成为浪费,在而在太阳能不足专用设备瓦数时,专用设备切换到市电,此时所产生的太阳能无法成为辅助电力,只能虚耗所产生的太阳能,成为更大的浪费。
因为上述问题与缺点,不使用专用设备而利用逆变器将太阳能转换为220Vac并网,这种直接上网卖电的模型简单,并且相对可靠,而逐渐被青睐成为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的主流。但是低压侧并网,如果用户用电无法消纳,会通过变压器反送到上一级电网,而配电变压器设计是不允许用于反送电能的,必须需要安装防逆流装置来避免电力的反送,结果如之前所述多发的电力只能在低压侧虚耗。此外电力公司无法获得用户自发自用电量的购售电差价,对于地方电力公司是一个实际损失。既增加电网的工作量,对电网又没有实际利益,因此会设置各种理由让投资商不选择这种并网方案。
基于以上所述,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率的太阳能供电方法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系统及其供电给多负载单元的方法,提高了太阳能系统光伏发电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系统供电给多负载单元的方法,包括:检测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和建筑物内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量;根据所述负载单元的电能消耗总用量和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之间的大小关系,增加或者减少所述太阳能系统供电的负载单元的数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用量小于等于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则增加所述太阳能系统供电的负载单元的数量;所述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用量大于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则减少所述太阳能系统供电的负载单元的数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用量小于等于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则将所述太阳能系统多余的电能输送至公共电网或蓄电池。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单元的总数量为N,所述太阳能系统正在供电的负载单元的数量为M,M<N,如果所述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用量小于等于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则将第M+1负载单元连接至所述太阳能系统。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负载单元的总数量为N,所述太阳能系统正在供电的负载单元的数量为M,M<N,如果所述负载单元的消耗电能总用量大于所述太阳能系统的输出电能,则将第M负载单元从所述太阳能系统断开。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系统,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太阳能面板,所述太阳能面板通过逆变器和开关连接至建筑物内的多个负载单元;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广凌,未经杨广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816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