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9653.6 | 申请日: | 201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华;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P3/487 | 分类号: | G01P3/487;G01P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器 导热板 固定臂 连接孔 汽车轮速传感器 锁紧卡齿 外壳内部 安装架 全屏蔽 压固块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检测 电磁屏蔽层 顶端连接 高效散热 内壁两侧 使用寿命 稳定检测 一端设置 固定套 填充层 固块 有压 松动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有固定臂,且外壳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纳米电磁屏蔽层,所述固定臂相对于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压固块,且压固块的顶端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臂相对于压固块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卡齿,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架,且外壳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安装架与两个导热板之间均设置有填充层,本发明设置了锁紧卡齿和连接孔,实现传感器的牢固固定,防止传感器安装不牢发生松动,保证传感器的稳定检测,提高传感器检测的精确性,设置了导热板,实现传感器高效散热,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
背景技术
轮速传感器是用来测量汽车车轮转速的传感器,对于现代汽车而言,轮速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汽车动态控制系统(VDC)、汽车电子稳定程序(ESP)、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等都需要轮速信息,所以轮速传感器是现代汽车中最为关键的传感器之一,而轮速传感器主要分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的磁电式轮速传感器和利用霍尔效应原理的霍尔式轮速传感器。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传感器安装不牢,容易发生松动,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另外,传感器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热量,散热性能差,导致部件高温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感器安装不牢,容易发生松动,影响传感器的检测精度,另外,传感器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热量,散热性能差,导致部件高温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屏蔽汽车轮速传感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端固定有固定臂,且外壳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纳米电磁屏蔽层,所述固定臂相对于外壳的一端设置有压固块,且压固块的顶端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臂相对于压固块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的两端均设置有锁紧卡齿,所述外壳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安装架,且外壳的内壁两侧均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安装架与两个导热板之间均设置有填充层,且安装架内部的顶端设置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底端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磁芯,且磁芯的底端连接有极轴,所述安装架下半段的外部绕设有感应线圈,且安装架内部上方靠近磁芯的两侧位置处对称贯穿有通过导线连接的电极引脚。
优选的,两个所述导热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导热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为一种中空圆柱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压固块的截面直径大于固定套的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压固块与固定臂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了锁紧卡齿和连接孔,在使用时,使用者先将传感器通过固定臂上的连接孔安装在汽车轮毂上,并通过连接孔两端的锁紧卡齿与外部固定装置相卡合固定,进而实现传感器的牢固固定,防止传感器安装不牢发生松动,保证传感器的稳定检测,提高传感器检测的精确性。
(2)本发明在外壳的内壁两侧设置了导热板,在传感器工作过程中,外壳内壁两侧的导热板将外壳内部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外壳,并通过外壳外壁与外界空气接触将热量散发,达到散热的目的,延长了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固定臂;2-锁紧卡齿;3-固定套;4-压固块;5-电极引脚;6-导热板;7-磁芯;8-外壳;9-感应线圈;10-极轴;11-纳米电磁屏蔽层;12-安装架;13-填充层;14-连接孔;15-永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9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