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9238.0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1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谢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2 | 分类号: | G06F12/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刘贻盛 |
地址: | 51806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和装置 寄存器空间 配置信息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领域 第一数据 设置数据 数据操作 减小 寻址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属于数据处理领域,能够减小操作时间并避免寻址错误,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协议的寄存器空间;基于所述寄存器空间设置数据操作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至少基于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来执行所述数据操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联合测试工作组(Joint Test Action Group,JTAG)测试协议规定,在利用JTAG测试协议对芯片内部进行测试时,每次连续读写的地址长度为1k个字节。而且,在利用JTAG测试协议进行测试时,所有的读写操作都是通过单个比特串行地输入输出来进行的。
例如,连续写操作的基本流程是:切换到写模式→配置为递增(Increment)模式→切换操作寄存器(register)为地址寄存器→串行写入地址值→切换操作寄存器为数据寄存器→串行输入第一个数据→串行输入第二个数据→串行输入第3个数据→…→串行输入第1k个数据。
再例如,连续读操作的基本流程是:切换到读模式→切换操作寄存器为地址寄存器→串行写入地址值→切换操作寄存器为数据寄存器→串行输入伪数据→串行输入伪数据并同时获得读数据→串行输入伪数据并同时获得下一个读数据→…→串行输入伪数据并同时获得第1k个读数据。
可见,由于在执行读写操作时是串行输入输出地进行单比特操作,因此一次简单的写操作需要至少几十个时钟才能完成,而读操作在输入地址后更是需要更多的时钟才能够读取到期望的数据,这会导致在每次连续读写的地址长度达到1k个字节之后出现如下的问题:如果重新配置下一次连续读写的地址,则由于需要重新执行一次如下的流程,也即“切换到写模式→配置为递增模式→切换操寄存器为地址寄存器→串行写入地址值→切换操作寄存器为数据寄存器”,因此会浪费不少的操作时间;而如果不重新配置下一次连续读写的地址,则会出现寻址错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其能够节省利用JTAG测试协议进行测试时的操作时间,而且能够避免寻址错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协议的寄存器空间;
基于所述寄存器空间设置数据操作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
至少基于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来执行所述数据操作。
可选地,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等于芯片内单个模块的地址长度。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所述芯片内各个模块的跳转地址;
所述至少基于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来执行所述数据操作还包括:基于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和所述跳转地址来执行所述数据操作。
可选地,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被存储到所述第一数据协议的预留寄存器空间中。
可选地,所述跳转地址被存储到所述第一数据协议的预留寄存器空间中。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协议的寄存器空间;
设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寄存器空间设置数据操作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
执行模块,用于至少基于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来执行所述数据操作。
可选地,所述能够进行数据连续操作的地址长度等于芯片内单个模块的地址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9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的方法以及编码器
- 下一篇:数据写入方法及固态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