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筛选调节皮肤色素化活性物的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278583.2 | 申请日: | 201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3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蒋丹丹;摩根·多斯桑托斯;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76 | 分类号: | C12Q1/687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31325 | 代理人: | 唐嘉伟 |
地址: | 2014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选 调节 皮肤 色素 活性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选调节皮肤色素化活性物的方法,并公开了一种调节皮肤色素化的microRNA标志物。所述标志物为hsa‑miR‑16‑2‑3p,具有调控皮肤中黑色素生成关键基因MITF、TYR、TYRP1的作用。本发明为开发皮肤外用剂的美白或美黑活性成分提供了新的调控靶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筛选调节皮肤色素化活性物的方法,及其在开发皮肤外用剂的美白或美黑活性成分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者的日常护肤意识逐渐增强,极大地促进了化妆品市场的快速上升。在众多化妆品类型中,美白类产品一直备受关注,在亚洲国家,女性消费者更是以肤色白皙为美,孜孜不倦地寻找安全有效的美白护肤之道,而在欧美国家,也有相当比例的消费者崇尚美黑产品,追求古铜色的肤色。
现有的美白产品采用美白剂减少皮肤中的黑色素含量,多数通过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关键酶-酪氨酸酶的活性来实现,也有些美白剂以1型酪氨酸酶相关蛋白为调控目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发现MITF基因编码的转录因子控制着许多与黑色素合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包括编码酪氨酸酶的TYR基因和编码1型酪氨酸酶相关蛋白的TYRP1基因,美黑产品则反其道而行之。如何寻找到一个调控MITF基因的方法,对开发有效的美白或美黑活性成分至关重要。
随着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人体基因表达的方式有了新的认识。人体的各种生理病理状况并不是单纯由基因决定的,表观遗传因素同样可以改变基因表达与否的指令并且让这套指令稳定遗传下去。表观遗传学的主要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其中非编码RNA具有非常重要且多样的调节功能,因此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领域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发明关注的是一种近年来受到重点关注的被称为microRNA的非编码RNA。microRNA是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小分子,长度为17-27个核苷酸,研究显示数以千计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受到microRNA 的调控,表明microRNA是许多重要生物过程的“主调节器”。
microRNA的命名是以其被发现的时间顺序为依据的,以hsa-miR-16-2-3p为例:hsa表示的是该分子所属的物种是人类,miR是成熟体microRNA的标识,16则是该microRNA所属家族成员被发现或者被提交公共数据库时按照顺序被给予的一个流水号,“-2”“-3p”则分别指代产生该成熟体microRNA的基因组位置、前体3’端臂的编号。
本发明是通过microRNA在黑色素细胞中的转染实验结合RT-PCR检测,发现 hsa-miR-16-2-3p与MITF基因、TYR基因、TYRP1基因的表达有重要关联,进而调控了黑色素的生成。建立在这个发现的基础上,可通过检测hsa-miR-16-2-3p的表达量评估活性物的美白或美黑功效。
调节皮肤色素化的microRNA标志物的发现可用于建立体外生物模型,根据microRNA 标志物的表达量检验活性物的美白功效,并应用于美白产品的开发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选调节皮肤色素化活性物的方法,并提供至少一种调节皮肤色素化的microRNA标志物(或简称为“标志物”),为开发皮肤外用剂的美白或美黑活性成分提供新的调控靶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筛选调节皮肤色素化活性物的方法,以皮肤细胞中的hsa-miR-16-2-3p为标志物进行筛选检测。
其中,hsa-miR-16-2-3p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
SEQ ID NO.1CCAAUAUUACUGUGCUGCUUU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8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