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278167.2 | 申请日: | 2018-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丁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永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5/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37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增生的 乳腺 治疗 薄荷 当归 茯苓 中药加工 乌梅 肉豆蔻 天花粉 仙鹤草 薏苡仁 竹叶 白术 柴胡 陈皮 赤芍 炮姜 郁金 甘草 无毒 刺激 制作 | ||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药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的材料制成,当归10‑20g、赤芍10‑20g、柴胡5‑15g、茯苓10‑20g、白术10‑20g、甘草5‑15g、薄荷5‑15g、郁金10‑20g、炮姜10‑20g、川贝15‑25g、天花粉10‑20g、陈皮5‑15g、乌梅5‑15g、仙鹤草10‑20g、薏苡仁20‑30g、竹叶5‑15g、肉豆蔻15‑25g。本发明方法合理、无毒无刺激、无副作用、能够有效且快速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症是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在不同年龄组有不同特点,未婚女性、已婚未育、尚未哺乳的妇女,其主要症状为乳腺胀痛,可同时累及双侧,但多以一侧偏重。月经前乳腺胀痛明显,月经过后即见减轻并逐渐停止,下次月经来前疼痛再度出现,整个乳房有弥漫性结节感,并伴有触痛。35岁以后妇女主要症状是乳腺肿块,乳疼和触痛较轻,且与月经周期无关。用手触摸乳房可摸到大小不等、扁圆形或不规则形、质地柔韧的结节,边界不清楚,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45岁以后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囊性肿物,边界清楚,多伴有钝疼、胀痛或烧灼感。绝经后妇女乳房腺体萎缩,囊性病变更为突出。乳房疼痛的严重程度与结节的有无及范围无相关性,疼痛可向腋下、肩背部放散。少数患者可伴发乳头溢液。由于病因来自身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故除乳房方面的症状外同时还可出现月经不规律,脾气不好,爱着急爱生气、爱出汗等症状。
而现在一般大多数都是使用西药来治疗,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的好,而且有刺激性且无法根治,这样就容易反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无毒无刺激、无副作用、能够有效且快速治疗的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的材料制成,
当归10-20g、赤芍10-20g、柴胡5-15g、茯苓10-20g、白术10-20g、甘草5-15g、薄荷5-15g、郁金10-20g、炮姜10-20g、川贝15-25g、天花粉10-20g、陈皮5-15g、乌梅5-15g、仙鹤草10-20g、薏苡仁20-30g、竹叶5-15g、肉豆蔻15-25g;
各原料的优选重量为,
当归15g、赤芍15g、柴胡10g、茯苓15g、白术15g、甘草10g、薄荷10g、郁金15g、炮姜15g、川贝20g、天花粉15g、陈皮10g、乌梅10g、仙鹤草15g、薏苡仁25g、竹叶10g、肉豆蔻20g;
用法用量:将上述的材料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自然晾干,分成等重量的两份,其中一份放入85-95℃的烤箱中烘烤,去除材料中的水分,然后研磨成颗粒状;
将另一份材料放入砂锅中添加其3倍重量的纯净水,用武火熬煮3-3.5个小时,然后滤渣留汤剂;
每天饭前1个小时服用,汤剂与颗粒同时服用,5天一个疗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永奎,未经丁永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278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羊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治疗咳嗽的内服中药组合物